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

在今云南勐海县城西二十八里景真山上。建于清康熙四十年 (1701,傣历1063年)。傣语称 “窝苏”,意为举行宗教仪式之地,或高级僧侣活动的经堂。高21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四面立砖柱十六根,用砖墙连接,墙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顶为木构八角顶,自下而上构成十层屋檐,面铺平瓦。屋脊安装各式传统花鸟陶器饰物,檐系铜铃,刹杆装有花卉图案银片,造型美观。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云南省勐海县城西14千米景真山上。初建于傣历1063年(1701年),1978年重修。高15.42米,宽8.6米,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座为折角亚字形砖砌须弥座;身为多角的砖砌墙,开四门,墙面内外抹浅红色泥皮,镶各种彩色玻璃,并用金银粉印出各种花卉、动物、人物图案,光彩夺目;顶为木结构,呈锥形多层屋檐,面铺平瓦,如鱼鳞覆盖,屋脊上安装各式传统花鸟陶器饰物,檐系铜铃,刹杆装有花卉图案银片。建筑玲珑华丽,造型美观,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


猜你喜欢

  • 鸿池

    ①即旋鸿池。在今内蒙古丰镇市东北东、西海子村一带。《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大同县: 鸿池“亦曰旋鸿池。在府东 (北)”。②又名鸿池陂、洪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今偃师市西。《后汉书·百

  • 田州塔

    俗称姚伏塔。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因古田州城而得名。西夏始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通高38米。

  • 风陵津

    即风陵渡。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元和志》卷12河中府河东县:“风陵故关,一名风陵津,在县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韩遂, 自潼关北渡,即其处也。”黄河重要津渡之一。即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黄河北岸之风陵

  • 封郭洲

    在今湖北黄梅县南,长江北岸。《清一统志·九江府》: 封郭洲 “在德化县 (今九江市) 江北”。

  • 白沙守捉城

    唐开元中置,属导江县。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乡(白沙场)。

  • 白岩山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0乐平县“石梯山”条下:“白岩山在县东南八十里,下有杨赵水,北流合沾水。其麓据马岭隘口,接直隶邢台县界,五代末为河东守险之地。”②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二十五里。《寰

  • 柜州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 临川堡

    北宋置,属怀德军萧关。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高崖乡北红古城。后废。

  • 辽县

    1912年改辽州置,属山西冀宁道。治所即今山西左权县。1930年直属山西省。194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中牺牲于此的左权将军,改名左权县。旧县名。1912年由辽州直隶州改置,治今山西省左权县城关镇。194

  • 雉山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隋书·地理志》:吴郡乌程县 “有雉山”。《寰宇记》 卷94长兴县: 雉山 “在县北五里。高五百尺。《山墟名》 云: 以形类雉”。故名。唐置雉州,得名于此。②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