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罕寨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二十八里景罕镇。《方舆纪要》 卷118潞江安抚司: 景罕寨 “在司西南。洪武末,平缅诸蛮刁干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甸,还兵击景罕寨。蛮乘高据险,坚守不能下。福粮垂尽,沐春驰至,径渡怒江,驰躏寨下,蛮出不意,遂降。乘胜复击崆峒寨,‘贼’ 溃走,崆峒寨盖亦在司境。又正统三年,方政破麓川 ‘贼’ 于潞江西岸,‘贼’走景罕寨,官军复败之”。
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间。《读史方舆纪要》:明洪武末,平缅诸蛮刀幹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寨,还兵击景罕寨,即此。
即今云南陇川县西南二十八里景罕镇。《方舆纪要》 卷118潞江安抚司: 景罕寨 “在司西南。洪武末,平缅诸蛮刁干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甸,还兵击景罕寨。蛮乘高据险,坚守不能下。福粮垂尽,沐春驰至,径渡怒江,驰躏寨下,蛮出不意,遂降。乘胜复击崆峒寨,‘贼’ 溃走,崆峒寨盖亦在司境。又正统三年,方政破麓川 ‘贼’ 于潞江西岸,‘贼’走景罕寨,官军复败之”。
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间。《读史方舆纪要》:明洪武末,平缅诸蛮刀幹孟叛,何福讨破之于南寨,还兵击景罕寨,即此。
即今四川万源市南一百四十里固军乡。清时有经制外委驻此。
一名晶河。在今新疆精河县境。源出精河县南婆罗科努山,北流入艾比湖。乾隆 《西域图志》 卷25: 晶郭勒 “源出孔道南三十里天山下,三源合而北流,入布勒哈齐淖尔”。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晶河,“
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四里。《方舆纪要》 卷50新蔡县: 冢冈 “冈势耸峙,上多古冢,因名”。
在今浙江乐清市南三十里黄华镇岐头村。《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岐头寨“在县西南……海舟经此,必舣舟而后行,谓之转岐”。即今浙江省乐清市南岐头。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巡检司于此。
隋开皇间置,属寿州。治所在今湖南辰溪县境。寻废入辰溪县。
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南三十三里。清严如熤《苗疆险要考》谓乐濠城“峰峦重叠,冲陇盘曲,与全胜营、廖家桥相犄角”。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元和志》 卷9固始县: 茹陂 “在县东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刘馥为扬州刺史,兴筑以水溉田”。在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为东汉末扬州刺史刘馥开凿的水利工程。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涞源县北。《水经·滱水注》 引 《竹书纪年》: “燕人伐赵,围浊鹿,赵武灵王及代人救浊鹿,败燕师于勺梁。”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古本竹书纪年》:燕国攻打赵国,“围浊
唐开宝元年 (742) 改思唐州置,治所在武郎县 (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思唐州。
唐贞观初置,属燕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年 (633) 属龚州。十二年 (638) 废入平南县。古县名。唐贞观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属燕州。七年(633年)改属龚州。十二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