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里洲
即景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江州区 (故江陵县) 西南长江水中。《寰宇记》 卷146江陵县:景里洲 “三国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渡景里洲”。《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燕尾洲” 条引 《通志》: “江陵有三洲,首曰枚回,中曰景里,下曰燕里。”
即景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江州区 (故江陵县) 西南长江水中。《寰宇记》 卷146江陵县:景里洲 “三国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渡景里洲”。《方舆纪要》 卷78江陵县 “燕尾洲” 条引 《通志》: “江陵有三洲,首曰枚回,中曰景里,下曰燕里。”
即今湖南永兴县西南五十里高亭乡。唐开元十三年 (725) 于此置安陵县,天宝元年 (742) 改名高亭县,以高亭山为名。明、清置巡司于此。集镇名。在湖南省永兴县西部、高亭河南岸。高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
1945年置,属辽宁省。治所在大连(今辽宁大连市)。《南金乡土志》:大连湾有大澳、四小澳,“四澳均可停泊,聚数澳于大澳,故以大连名”。1950年改设旅大市,后复名大连市,是我国的重要港口。在辽宁省辽东
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治所在武定县 (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西晋辖境相当今越南永福、北太等省地。隋开皇十年 (590)废。三国吴建衡三年(271年)置,治武定县(今越南永福省永福县东
即今贵州习水县、四川合江县境之习水河。《永乐大典》2218《泸州志》:之溪“在合江县。源出播南三百余里,至县西南曲流三折,状如之字,因名之溪”。《明史·地理志》 合江县:“北滨大江,西有之溪,北溪入焉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南二十五里。宋敏求《长安志》 卷19富平县: “秦穆公城在县南三十里。南面、西面崇一丈五尺,东面、北面无墙。”
西汉置,属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汉书·地理志》 夷陵县颜师古注:“应劭曰,夷山在西北。”故名。东汉建安十四年(209)为宜都郡治。三国吴改为西陵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复
清置,属凉州府。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1913年裁入平番县。
即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大黑河上源。《清一统志·归化城六厅》: 黑河 “源出镶蓝旗察哈尔东北七十里海拉苏台坡,名喀喇乌素,西北流有纳扎海河、安达河、朱喇马台河皆东北来会”。
在今河南安阳市北三十二里丰乐村东。东汉时为纪念西门豹而建。《水经·浊漳水注》:“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北宋嘉祐二年(1057)称为西门大夫祠。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梭罗乡西三里袁家溪。在四川省邻水县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清代兴集。镇人民政府驻袁市,人口8770。以姓氏名场。1950年置袁市乡,1958年改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