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暖泉镇

暖泉镇

即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元工部尚书王敏建暖泉书院于此。今遗址尚存。


(1)在河北省蔚县西陲。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暖泉,人口9530。金末建村,因泉水严冬若蒸,故名。1953年设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处丘陵河川地。产谷子、玉米、黍。有建材、皮毛、造纸厂。县水泥厂驻境。元宵灯会闻名。下广公路经此。古迹有王敏书院、华严寺。(2)在山西省中阳县西南角。面积182.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暖泉,人口1430。因当地牛尾巴河上有数百泉眼,自悬崖喷涌而下,冬不结冰,因以暖泉为地名。1949年为中阳二区,1953年设暖泉乡,1956年改暖泉集镇乡,1958年复暖泉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有煤矿等。中石公路经此。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岳家山石窟。(3)在辽宁省盖州市北部。面积10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二道沟,人口1.6万。清康熙年间有清泉寺,寺旁有一泉眼,水长年不干,取名暖泉村。镇以村名。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3年改镇。主产玉米、高粱等。苹果、蚕茧著名。有机械、绢纺、缫丝等厂。盖王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天台县

    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兴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以山得名。后唐同光初复名唐兴县,后晋天福七年(942)又改台兴县,北宋建隆元年(960)复改天台县。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民国初属

  • 正蓝旗

    1949年改察哈尔左翼正蓝旗置,属内蒙古察哈尔盟。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那日图乡(后改名黄旗大营子)。1958年划归锡林郭勒盟。1966年改上都河浩特。1979年迁敦达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属锡

  • 木瓜戍

    唐开元中置,属镇静军。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上游木瓜坪。

  • 拉里黑村

    即今云南弥勒县西南盘江东岸拉里黑村。滇越铁路经此。

  • 白泖浦

    又名白茅浦、白茆浦。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宋史·河渠志七》:“乾道初,平江守臣沈度、两浙漕臣陈弥作言:‘疏浚昆山、常熟界白茆等十浦,约用三百万余工。其所开港浦,并通彻大海。’”元、明时屡经浚治,清康熙二

  • 冲州

    隋大业元年(605)置,治所在象浦县(今越南广南—岘港省维川县南茶轿)。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地。三年(607)改为林邑郡。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象浦县(今越南广南省维川县南茶轿)。辖境约相

  • 且于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北。《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杜注:“且于,莒邑。”

  • 松源水

    即今浙江庆元县西部之松源溪。《方舆纪要》 卷94庆元县: 松源水 “在县西南。南流入闽,为松溪之上源”。

  • 泥姑砦

    北宋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东南东西泥沽村一带。政和三年 (1113) 改名河平砦。

  • 大廉县

    南朝陈置,属龙苏郡。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曲樟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越州,寻属廉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并入合浦县。古县名。南朝陈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属龙苏郡。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