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堰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曹娥堰 “在府东九十里。水流湍急,两岸逼江,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 曹娥堰 “在府东九十里。水流湍急,两岸逼江,其地有曹娥渡及曹娥埭”。
在今浙江余姚市东南四十二里罗江乡河姆渡村东北。1973年在此发现四个相互叠压的文化堆积层。其中第四层是东南沿海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文化层,距今六七千年。出土有石器、骨器和陶器,并发现大批木构干栏式
(墳) 镇 金置,属叶县。即今河南叶县东南二十八里坟台镇。
一名修泽。战国韩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惠文王后元七年 (前318),“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即广梁郡。治所在石封县(今安徽广德县)。《隋书·地理志》 宣城郡绥安县:“梁末立大梁郡,又改为陈留。平陈,郡废。”
①在今河南沁阳市南。即广济河。其上源为济源市境之枋口水,经孟县、温县,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新唐书· 崔弘礼传》: 长庆初,弘礼 “迁河阳节度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②又名秦家渠。相传秦
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沙城镇)东南。永乐十五年(1417)改为怀来左卫。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于故怀来县置,治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永乐十五年(14
即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之沭河。《汉书·地理志》 琅邪郡东莞县:“术水南至下邳入泗,过郡三,行七百一十里。”注引师古曰:“术水即沭水也。”
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南潘桥镇。《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 岷冈山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峰峦峻拔,潭谷深邃”。
隋建。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城。《方舆胜览》 卷57夔州路: 越公堂 “在瞿唐关城内。隋杨公素所为也,杜甫 《宴越公堂》 诗: 此堂存古制,城上府江郊。落构垂云雨,荒偕蔓草茅”。
和硕特北左末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北。后迁乌兰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