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汉城
唐吐蕃筑。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部或小金县东境。《资治通鉴》: 唐大历十二年 (777),“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胡三省注: “吐蕃筑城于西山以望蜀,因名望汉城。”
在今四川省理县东。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西川节度使崔宁破吐蕃于望汉城,即此。
唐吐蕃筑。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部或小金县东境。《资治通鉴》: 唐大历十二年 (777),“西川节度使崔宁奏大破吐蕃于望汉城”。胡三省注: “吐蕃筑城于西山以望蜀,因名望汉城。”
在今四川省理县东。唐大历十二年(777年),西川节度使崔宁破吐蕃于望汉城,即此。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博克托尔河入格林河口之沼泽地带。《清一统志·吉林一》:克音湖“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四百二十八里,周围一百五十三里。即格楞河之所汇也”。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即今湖南洞口县东南三十一里高沙镇。明杨山松有 《雨阻高沙市》 诗。清属武冈州,有州同驻此。
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置,治所在苑川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赫连定废。
又作大真国、东夏国。金贞祐二年(1215)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都咸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国号大真。次年,降于蒙古,同年复叛。改国名东夏。旋移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古城)。辖境约当今吉林大
西汉置,为渔阳都尉治。治所在今河北丰宁县东兴州河西。东汉废。北魏复置,属密云郡。移治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南六十里。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兴州河西。为渔阳郡都尉治。东汉初废。东魏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 “祖曰鹘提勃悉野。”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在今浙江衢县南。《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西安县:大金竹岭“在府南百二十里,与处州府遂昌县接界”。
亦作顺母口。即今河南太康县西逊母口镇。明嘉靖 《太康县志》 卷1 《集店》: “逊母口集,西三十里。”
在今台湾省台北县贡寮乡东南隅,为台湾岛东北端。因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此登陆,称“Santiago”,音译为“三貂”。明末流寓沈光文《平台湾序》称为“三朝”,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2有“山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