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剌山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新唐书·郭子仪传》:天宝八年(749),“木剌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诏即军为使”。
即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包头市西北之乌拉山。《新唐书·郭子仪传》:天宝八年(749),“木剌山始筑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诏即军为使”。
在今广东新丰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长宁县: 岳城山 “峭壁四周,若城垣然”。
南齐改宋兴郡置,属益州。治所在南汉县(今四川成都市北三十里)。北周废。
即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暖池塘乡。民国 《锦西县志》 卷1: 暖池塘镇 “西北有暖泉,故名”。
即朱居槃。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棋盘乡。《魏书·西域传》: 悉居半国“故西夜国也,一名子合 。其王号子,治呼犍。……太延初遣使来献,自后贡使不绝”。西域古国名。又称朱俱波国、朱驹波国、朱驹槃国。都城在呼鞬
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40太谷县:万年顿“本名龙泉顿,唐开元十年幸太原,道经此,改曰万年”。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乌第湾之阿拉河。清《乾隆内府舆图》作“阿拉必拉”。光绪《吉林通志》卷23:阿拉河“在玛呢噶河西,北入海”。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 (503)。唐至清均曾修建。天王殿是寺内保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但还保存有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寺内原有罗汉塑像十八尊,相传为唐
在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其西为下川岛。《寰宇记》卷157广州新会县:上川洲、下川洲“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其洲带山湾浦极广,出煎香,有盐田,土煎盐为业”。《明一统志》卷79广州府谓:“上川石山而
即卑奢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古城。《资治通鉴》: 唐贞观十九年 (645),“张亮帅舟师东莱渡海,袭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文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又作卑
在今湖南永州市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永水“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东北流入湘江。州以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