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岭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
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产杨梅。宋开禧中,僧砌岭路, 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西抵十八溪。嘉靖十六年,令杨志用石甃砌,悉平荦角,亦名杨公路。”
村名。在福建省霞浦县西部、马山冈南麓。属盐田畲族乡。人口850。昔产杨梅,故名。小浦公路经此,扼霞浦、福安二县市交通要冲。村南杨梅岭林场为省林业科研重点试验单位。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杨梅岭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梧桐口。路出松阳,此为要隘”。
②即今福建霞浦县西杨梅岭。《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池家岭”条下:“《志》云,州西有杨梅岭,产杨梅。宋开禧中,僧砌岭路, 自岭而下,东抵九里亭,西抵十八溪。嘉靖十六年,令杨志用石甃砌,悉平荦角,亦名杨公路。”
村名。在福建省霞浦县西部、马山冈南麓。属盐田畲族乡。人口850。昔产杨梅,故名。小浦公路经此,扼霞浦、福安二县市交通要冲。村南杨梅岭林场为省林业科研重点试验单位。
即博望山。在今安徽芜湖市北长江滨。与对岸和县西梁山相对,合称东、西梁山。又称博望山、望夫山。在安徽省当涂县城西南、长江南岸。海拔84米。与对岸和县西梁山合称天门山。山势陡峻,东南坡较缓。历为江防要地,
明洪武十八年(1385)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后废。三十五年(1402)复置,清雍正五年(1727)改置开泰县。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属湖广都司。后省,三十五年
即今天津市蓟县西三十里邦钧镇。宋洪皓《松漠纪闻》:“蓟州三十里至邦军店。”即此。清改为邦均店镇。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方舆纪要》卷98连城县:“石门岩在县东七里。两石相峙,壁立万仞。”
元沙麻部、中州、中县治。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瓦岗)。《元史·地理志》 中县:“县治在住头回甸,盖越嶲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十四年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
古名安乐川。又名溥乐河、灵州河。即今宁夏灵武县西南苦水河。北流入黄河。《宋史·夏国传》: 至道二年 (996),洛苑使白守荣护刍粮赴灵州,“ (李) 继迁邀击于浦洛河”。即此。
在今四川芦山县北。《明一统志》卷72雅州:百步山“在芦山县北四十里。路接蛮界,仅百步,险隘难行”。
即今四川新龙县。藏语称 “聂隆”,意为“有森林为河谷”。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上虞市(百官镇)。《水经·渐江水注》 引《晋太康地记》云:“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亦云禹与诸侯会,事讫, 因相虞乐,故曰上虞。”隋开皇九年(589)废。唐贞元元年(78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置牛肚湾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