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湾镇
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明初设杨湾口巡司。
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曾墩,人口 2850。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原为杨姓聚居,名杨湾,故名。1949年属应沙乡,1951年置杨湾乡,1955年丰大、龙潭乡并入。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棉花、稻、油菜籽。为县重要棉产区。有铸造、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华九公路经此。
明置,属望江县。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南杨湾镇境南下杨湾。明初设杨湾口巡司。
在安徽省望江县南部、长江北岸。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曾墩,人口 2850。镇因境内江湾处有一自然村,原为杨姓聚居,名杨湾,故名。1949年属应沙乡,1951年置杨湾乡,1955年丰大、龙潭乡并入。1958年成立杨湾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置镇。主产棉花、稻、油菜籽。为县重要棉产区。有铸造、砖瓦、粮油加工等厂。华九公路经此。
即加玉宗。今西藏隆子县东南加玉。
北周置,属叠州。治所在合川县(今甘肃迭部县西北白龙江北岸)。以西疆山为名。隋开皇三年(583)废。北周置,治合川县(今甘肃迭部县西)。辖境不详。隋开皇初废。
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四十里赵埠乡。清同治《南昌府志》 卷6: 赵家铺市 “距 (进贤县) 城四十里”。
或作甘澍市。即甘草镇。在今江苏太仓市东北七十里江中。
清末分隆坝二族置,为玉树等二十五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南吉曲北。
在今陕西乾县境。《资治通鉴》:唐永泰元年(765),回纥、吐蕃合围泾阳,郭子仪帅精兵“战于灵台西原,大破之”。胡三省注:“《旧史》,破吐蕃处,在灵台县西五十里,地名赤山岭。”即此。
又作武周川水。即今山西左云县北之十里河, 东流至大同市南入御河。 《水经·㶟水注》:武州川水 “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祇恒舍并诸窟室。……径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六里皂林村。南宋属崇德县。明置巡司于此。明初常遇春破张士诚兵于皂林,即此。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南宋属崇德县,元属嘉兴路。元末明初朱元璋大将常玉春曾与张士诚大战于此地。《明史·太祖本
旧名郎山。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七十二里。海拔1025米。1941年侵华日军向晋察冀边区发动大扫荡,为保卫一分区司令部,一团七连奉命阻击,最后五壮士跳入万丈悬崖,幸存二人。1942年5月建五壮士纪念碑,19
在今河南固始县北。《方舆纪要》 卷50固始县: 枣林冈 “上有古城。近时贼自霍丘抵县东之高塘,犯县北古城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