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松源镇

松源镇

①五代王闽置,故址即今福建松溪县东北旧县。南唐保大九年 (951) 升为松源县。

②北宋置,属程乡县。在今广东梅县东北松源镇。


(1)在浙江省庆元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源。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置县后历为县治。1949年为城厢镇,1950年分后田、城内二镇,1953年合为城关镇。1958年改为公社,1975年复称城关镇,1984年以松源溪流经改今名。1992年大济、和山、星光三乡并入。产稻、香菇、蔬菜。有汽车修配、竹木制品、建材、纺织、茶叶加工等厂和铅锌矿。有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菊江、龙政公路经此。有孔庙、官井、卢福神庙等古迹。(2)在福建省松溪县东南部、松溪中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源,人口2.4万。五代闽置松源镇。因河得名。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始为松溪县治。1950年设城关镇,后撤。1961年由红旗公社析置城关镇,1984年改今名。境内为松溪河谷盆地,地势平坦,为县商品粮基地。盛产甘蔗、花生、烟草、茶叶等,为闽北茶叶产地之一。工业以粮食加工和制茶为主,还有造纸、森工和大理石装饰仿古家具等。小浦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湛庐山,传为欧冶子铸剑处,山上有清凉寺。还有宋代奎光塔、九龙窑遗址等。(3)在广东省梅县东北边缘、松源河上游,邻接福建省。面积14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松源圩,人口 2550。古时驻地松林茂密,古木参天,故名。明末清初,嘉应州曾在山门寺设松源分州府。清末设松源堡,1948年设松源乡。1958年梅县、蕉岭合并属梅东公社,1961年梅、蕉分县设松源公社。1983年改设区,1987年设镇。属松源河上游山地丘陵。主产稻,并产花生、甘薯、木薯等。盛产烤烟。林产松、杉、竹、油茶、松香等。有铁、锰、煤、石灰石等矿。特产麦芽糖,烤烟、竹木制品较有名。有锰化、松香、农机、木器、铸锅、炼铁、石灰等厂。是闽、粤两省邻县边境农贸集市。松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大庾渡

    在今四川射洪县东涪江东岸。《清一统志·潼川府二》:大庾渡“在射洪县太和镇涪江东岸。本朝雍正七年置巡司。今裁”。

  • 下梁城

    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南。《南史·梁本纪》:南齐建武二年(495),王广之等援司州,萧衍曰,“今屯下梁之城,塞凿岘之险,守雉脚之路,据贤首之山,以通西关,以临贼垒,三方犄角,出其不备,破贼必矣”。在今河南省

  • 施秉前江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九十里胜秉村。明洪武五年(1374) 改置施秉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施秉县东南胜秉。属思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施秉蛮夷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

  • 宋昌县

    ①南朝宋末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南齐废。②唐武德五年(622)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广东怀集县西北。贞观元年(627)废。

  • 山城

    即今福建南靖县治山城镇。1938年7月南靖县治由靖城镇迁此。1983年版《南靖县地名录》:“因四面环山,依山为城,故称山城。”又因境内有紫荆山,又称紫荆、荆城。集镇名。在甘肃省环县西北部、环江上源西川

  • 西州都督府

    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后置西州。显庆三年(658)置西州都督府,治所在高昌城(今新疆吐鲁番县东南高昌废址)。贞元七年(791)后为吐蕃攻占,遂废。

  • 毋敛县

    西汉置,属牂牁郡。治所在今贵州独山县附近。南齐属南牂牁郡。梁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附近。属牂柯郡。南朝齐属南牂柯郡。梁大宝后废。

  • 它漏河

    ①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之洮儿河。《新唐书·黑水靺鞨传》:粟末部“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山西,北注它漏河”。②亦作他漏河。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新唐书·黑水靺鞨传》:粟末部“依粟末水以居,水源于

  • 刘岗

    即今山东曹县西北刘岗。1943—1949年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置齐滨县治此。村名。在山东省曹县西北部。属韩集镇。人口 2570。据《刘氏家谱》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刘氏讳泽,自山西洪洞县迁入曹邑西

  • 小里潭镇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四十六里里潭乡。《方舆纪要》卷76汉川县:小理潭“在县西南百里,汉水所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