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郡
东晋成帝时侨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安帝时废为松滋县。
东晋成帝时侨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安帝时废为松滋县。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金山卫。治所即今上海市松江县。清康熙十七年 (1678)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治今上海市松江区。属金山卫。清废。
古代郫、捡二江的总称。战国秦李冰任蜀守时,兴修岷江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分江水为二支:北支为郫江,又名北江;南支为捡江,又名流江、南江。分流经过成都城北面和南面,然后合而南流。今成都市北
亦名马鸣关、马头寨。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北。《三国志·魏书·徐晃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阴平。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隋大业初改连州置,治所在桂阳县 (今广东连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唐武德四年(621) 复为连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连州置,治桂阳县(今广东连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升博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东昌路。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以博州改置,治所在
亦作布崆郭勒。即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斋桑泊北大布昆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七十余里,西会布昆河。河在阿布达尔摩多河之北百余里。源发自喀拉玛山,东南流经博罗鼐山南,凡百里为布昆河。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 襄公十八年(前555),晋宋等国攻齐,晋将 “魏绎、栾盈以下军克邿”。注 “邿,平阴西有邿山。” 《清一统志·泰安府》: 邿山 “在平阴县西十二里”。
明置,属永昌军民府。即今云南保山市西南蒲缥乡。
西汉置,属广汉郡。治所在四川南坪县境。东汉属广汉属国都尉。三国蜀废。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文县西。属广汉郡。东汉永初二年(108年)属广汉属国。建安二十年(215年)属阴平郡。二十四年废。
一作鄂灵海。又名阿剌诺尔。在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以东。是黄河上源一大湖。黄河自西流入,从东北面流出。清齐召南 《水道提纲》 卷5:鄂灵海 “在查灵海东五十余里。周三百余里。形如匏瓜,西南广而东北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