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勒纥城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 察罕传》: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 察罕传》: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通肯河上游。面积 3384 平方千米。人口 4.2 万。镇人民政府驻通北,人口1.6万。原名通康、通兴,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
即蒙古车臣汗部车臣汗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
①即今河北满城县东南江城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满城县图:东南有江城。②在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三十二里。明设江川驿,崇祯七年(1634)江川县迁治于此。1950年县治迁大街,故此称江城。(1)在广西壮
在今广西钟山县西南。《清一统志·平乐府一》:莲花山“在昭平县东二十五里。……相近有苏石山,平原突起,高百丈。旧名梭石山。上有泉曰燕泉。明嘉靖八年瑶乱, 乡人避居于此,被围七日,富川知县金杰来援得免,以
清康熙三十二年 (1693) 改蔚州卫置,属宣化府。治所即今河北蔚县。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废入蔚州。1913年改州为县,属直隶口北道。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蔚yù) 在河
即今广东梅县东白宫镇。清光绪《嘉应州志》卷1:“东路连潮州白鸭袅嶂顶,到白宫市三十里。”
即今四川绵竹县东北二十里富新镇。民国《绵竹县志》 卷2: 富新场在 “城东二十里”。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77潜江县: 沱埠渊 “亦在县西南五里”。
①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方舆纪要》卷81镇溪千户所:“张家山在所(今吉首市)东南三十里。……山皆高峻,有蛮砦。”②在今湖北红安县东北,接麻城市界。《清一统志·黄州府》:张家山“尝产金。明万历二十六年开
即今广东梅县西南之畲江镇。清光绪 《嘉应州志》 卷4: 畲坑堡在 “城西南八十里。有畲坑墟汛,西界兴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