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
周代姬姓国。为鲁附庸。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偏东三十五里。《春秋》:隐公二年(前723),鲁国卿“无骇帅师入极”。即此。
古国名。西周、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无骇帅师入极”,即此。灭于鲁。
周代姬姓国。为鲁附庸。在今山东金乡县南偏东三十五里。《春秋》:隐公二年(前723),鲁国卿“无骇帅师入极”。即此。
古国名。西周、春秋封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年):鲁“无骇帅师入极”,即此。灭于鲁。
即今甘肃文县北羊汤河,为白水支流。《水经·羌水注》: 羊汤水 “出西北阴平北界汤溪,东南径北部城北,又东南径五部城南,东南右合羌水”。《清一统志·阶州》: “ 《县志》 有五渡河,在县北七十里。源出洋
元大德九年 (1305) 改平阳路置,治所在临汾县 (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石楼、灵石、和顺县以南地区。明洪武元年 (1368) 改平阳府。元大德九年(1305年)因地震以平阳路改名,治临汾县
即伊吾卢。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后汉书·西域传》:建初二年(77),“复罢屯田伊吾,匈奴因遣兵守伊吾地”。即此。
蒙古至元元年(1264)置,属沈州。治所在今辽宁沈阳市老城。明废。
又作苏斡延站、刷烟站。清置,故址即今吉林双阳县。《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伊勒们站,又西南五十五里至苏斡延站,即双杨站。”宣统二年(1910)置双阳县于此。
在今广西来宾县南。《方舆纪要》卷109来宾县:白马溪“在县西南二十余里,下流亦入大江(红水河)”。
一名沤洟泽。在今山西平遥县西南与介休县交界处。《水经·汾水注》:“汾水于(大陵)县左迤为邬泽,《广雅》曰,水自汾出为汾陂。其陂东西四里,南北十余里,陂南接邬。……《吕氏春秋》谓之大陆。又名之曰沤洟之泽
在今四川什邡、广汉县境。《清一统志·成都府一》:沈犀河“在什邡县西发源, 曰平桥河,东南流四十五里径县城北,又十里入汉州界为沈犀河,又东南四十里至州城东北合雁江, 又二十五里入石亭江”。
即今江西上犹县南上犹江。《寰宇记》 卷108虔州南康县: 益浆水 “源出聂都山,在县西五百九十一里,东流入贡水,合西符水,至南野口合良热水”。《清一统志·南安府》: 上犹江 “旧名益浆水。源出湖南桂阳
在今北京市宣武区长椿街。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孝定太后为水斋禅师明阳建。主要殿宇有前殿、大殿及后罩楼等。清乾隆年间御书匾曰“大觉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