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泉水
即折泉水。在今山东五莲县西。《水经·潍水注》: 析泉水 “出析泉县北松山,东南流径析泉县东,又东南径仲固山,东北流入于潍”。
即折泉水。在今山东五莲县西。《水经·潍水注》: 析泉水 “出析泉县北松山,东南流径析泉县东,又东南径仲固山,东北流入于潍”。
即今陕西略阳县北八十里九股树。《方舆纪要》卷56略阳县:白玉关“一名九股树。今有九股树巡司置于此”。
在今河南遂平县西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0遂平县:上渠沟“源出查牙山,东流合阳奉渠入沙河”。
在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境。为辽金之际 “河东八馆” 之一。金初升为裕民县,皇统元年 (1141) 罢; 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置云川县。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 与花莲县交界处。中央山脉北段高峰。海拔3559米。为浊水溪上源䓫莱溪与花莲溪支流木瓜溪上源分水岭。 䓫莱, 泰雅语原义为 “覆雪山头”。
明置,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后废。
驿站名。又称失八儿秃站。元上都至大都南驿路第四站。故址即今河北沽源县南小厂。明初改称隰宁驿,又名盘谷镇。后废。即今河北省沽源县南石头城子。为元代大都和上都之间交通驿站。元周伯琦《扈从诗前序》:“失八儿
蒙古中统元年(1260)改卫州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卫辉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淇县、获嘉等市县地。明洪武元年(1638)改为卫辉府。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升卫州置,治汲县(今河南卫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最高处。其巅有石柱并列,相传有齐女墓在此。《吴越春秋》 卷4:吴王太子娶齐女,女少思齐,日夜号泣,并曰: “令死者有知,必葬我于虞山之巅,以望齐国。” 阖闾伤之,正如其言,乃葬虞
在今湖南吉首市东南,乾州东南四十里沱之东。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 “两面高山相峙,中间一线羊肠,密箐荫翳,乾苗往泸溪必由之路”。
东汉永初六年 (112) 置,在今四川会理、会东二县境。为皇家牧马之地。在今四川省会理县一带。东汉永初六年(112年)置,为牧马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