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林口县

林口县

1939年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林口县。1945年划归合江省。1949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属牡丹江市。面积 7184.7 平方千米。人口44.8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林口镇。地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交接的峡口地带,森林茂密,有“森林之口”之称,故名。汉以前称肃慎,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三姓副都统辖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吉林行省依兰道所辖。1939年设林口县,治今址。原属吉林省,1945年属合江省,1946年属绥宁省,1949年改属松江省,1954年改属黑龙江省。原为省直辖,1956年划归牡丹江专区(1968年改地区)。1983年属牡丹江市。境内群山起伏,地势四周高,中间略低。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农业主产玉米、大豆、小麦、稻、烤烟等。工业有烟草、石材、机械、仪表、橡胶等。图佳铁路、201国道经此。为“八女投江”英雄事迹发生地,建有八女英雄纪念碑。


猜你喜欢

  • 佛宫寺释迦塔

    在今山西应县城内。寺初名宝宫寺,五代晋天福间建。辽清宁二年(1056)重建。元延祐二年(1315)改名佛宫寺。寺有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称为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平面为八角形,五层六檐(各层间又

  • 太原路

    元太祖十一年(1216)改太原府置,属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阳曲县(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管涔山、五台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蒙古太祖十三年(1218年)改

  • 乌列盖设治局

    即耳里匮设治局。治所在乌列盖(今蒙古国吉尔格朗图西乌列盖)。

  • 舆定县

    南齐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

  • 小金川

    ①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九十四里金川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东北有小金川。1926年于此设金川设治局,1928年改为金川县。②藏名儹拉。即今四川小金、丹巴县境之小金川河。《清一统志·懋

  • 石吠山

    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16镇南州:石吠山在“州东南二十里。产煤炭。相传上有石如犬,凶年则吠”。

  • 乌玉河

    亦作黑玉河。即今新疆和田、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宋史·于阗国传》:于阗国“国城东有白玉河,西有绿玉河,次西有乌玉河,源出昆冈山,去国城千三百里。每岁秋,国人取玉于河,谓之捞玉”。

  • 隆山县

    ①西魏末改犍为县置,属灵石郡。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旧唐书·地理志》 彭山县: “隆山郡以界内有鼎鼻山,地形隆故也。” 北周为隆山郡治。隋属隆山郡。唐武德元年 (618) 属陵州,贞观元年(627)

  • 洪口场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洪口场 “离城一百六十里”。1933年川陕省洪口特别区苏维埃政府驻此。

  • 金宝圩

    亦名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在今安徽宣州市西北。三国吴赤乌二年 (239) 筑,历经修建。至清代圩周一百二十余里,溉田二十余万亩。又称金钱圩、惠民圩、化成圩。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筑,在今安徽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