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浦镇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湘江西岸柳铺。明于此置柳浦巡司。
在今广西全州县东北七十里湘江西岸柳铺。明于此置柳浦巡司。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三十里南溪水东滨。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萍乡县东南有下南坑。
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晋书·山简传》: “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简每出嬉游,多在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在今湖南醴陵市东。《方舆纪要》卷80醴陵县“建安山”条下:“《志》云,县东五里有佛子岩。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可以溉田。”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二十里之大基山,为掖水所出之山。《魏书·地形志》 东莱郡掖县: “有掖山祠。” 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7谓大基山西岩之先天观即古掖祠。可证大基山即古掖山。
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里黄土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黄土堡 “嘉靖三十七年筑,万历十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势平衍,寇骑易于蹂躏”。
在陕西黄龙县南。《方舆纪要》 卷57洛川县: 界头山在 “县东南百五十里,与同州澄城县分界,因名”。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齐书·斛律光传》:武平元年(570),“光置筑统关、丰化二城,以通宜阳之路”。即此。北齐天统五年(569年)斛律光筑,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后废。
明嘉靖二十九年 (1550) 置蓟州总督,次年改为蓟辽总督,为捍卫北京之军事重镇。三十三年 (1554),移驻密云县 (今北京市密云县)。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相当今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北部、辽宁
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漕泾镇。旧属华亭县,清时有县丞驻此。
即今湖北崇阳县东十六里白霓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崇阳县东有白霓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