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春秋晋邑。当在今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左传》: 襄公十一年 (前562),“秦、晋战于栎,晋师败绩”。即此。

②春秋楚邑。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左传》: 昭公四年 (前538),“冬,吴伐楚。入棘、栎、麻”。杜注: “汝阴新蔡县东北有栎亭。”

③春秋郑别都。即今河南禹州市。《春秋》: 桓公十五年 (前697) 九月,“郑伯突入于栎”。杜注:“郑别都也。今河南阳翟县。”


古邑名。(1)春秋郑国别都。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战国时称阳翟,属韩。《左传》桓公十五年(前697年):“郑伯因栎人杀檀伯,而遂居栎。”即此。(2)春秋楚东鄙。在今河南省新蔡县西北。《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年):“吴伐楚,入棘、栎、麻。”(3)即“栎阳”。


猜你喜欢

  • 摽山

    在今山东济南城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31历城县 “石固寨山” 条下: 摽山 “童无树木,有双峰耸出立如摽,因名”。

  • 摇城

    在今江苏苏州市南。《越绝书 ·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东南大姚。《越绝书·吴地传》:“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王摇居之。”

  • 商密

    春秋鄀国都城,后入楚。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 (前635),“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即此。《汉书· 地理志》 弘农郡丹水县: “密阳乡,故商密也。”古邑名

  • 升迁桥

    即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资治通鉴》:唐咸通十一年(870),南诏军攻成都,“官军至城下与蛮战,夺其升迁桥。是夕,蛮自烧攻具遁去”。胡注: “升迁桥即升仙桥。秦时李冰所起,旧名七星桥。”迁又

  • 且一

    即翟柤。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墨子·非攻中》:“虽北者且一、不著何,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亦以攻战也。”《墨子閒诂》:“衍‘一’字。‘且’疑‘柤’之借字。”吴毓江《墨子校注》:“且一即且略

  • 安谷城

    在今土耳其西南部安塔基亚,一说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附近。《三国志》卷30裴注引《魏略·西戎传》:“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至海西。”

  • 玉绳泉

    在今甘肃成县东南七里万丈潭之右,水自岩窦飞落如玉绳。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诗中有“玉绳回断绝”之句。

  • 益津县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置,为霸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蒙古中统四年 (1263) 废,至元二年 (1265) 复置。明洪武初废入霸州。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治今河北省霸州市

  • 李润堡

    一作李润镇。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十六国后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华州治此。又作李润镇。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北。十六国姚秦时为镇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为华山郡治所。

  • 枫朗墟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枫朗镇。清乾隆《潮州府志》 卷14大埔县: 枫朗墟在 “县东南八十里沙片里,小河水次通饶平、平和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