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 (葉) 渡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宋张敦颐 《六朝事迹编类》 卷 5:桃叶渡,“ 《图经》 云: 在 (江宁) 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不用楫者,谓横波急也。尝临此渡,歌送之。杨修有诗曰: ‘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宋张敦颐 《六朝事迹编类》 卷 5:桃叶渡,“ 《图经》 云: 在 (江宁) 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不用楫者,谓横波急也。尝临此渡,歌送之。杨修有诗曰: ‘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即景阳井。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寺南古台城内。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景阳井一名胭脂井,又名辱井。在台城内。”又称辱井。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内鸡鸣山下。相传为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避隋兵之所。传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郁南、罗定、阳春、阳江以东之广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改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
一名池口河。即今安徽贵池市西秋浦河。《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池口河“一名杜坞河。《志》云,城西四里有杜坞山,以唐杜牧尝游此而名,河流经其下也”。
即明界牌铺。今四川威远县东南界牌镇。清嘉庆 《威远县志》 卷2: 界牌场 “在东乡,离城三十里”。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境,接江西、广东境内诸山。《方舆纪要》卷82桂东县:乌春山“峰峦攒聚,道径险僻。正德中,土人龚福全等倡乱,据乌春山、腊栗寨等处。十二年,官军分道自桂东、桂阳、郴州、临武等路合击,遂平之
明宣德三年 (1428) 筑,在今河北蔚县东南五十五里黑石岭村。清设把总驻此。
清顺治二年(1645)改南直隶置,治所在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和上海市以及江西婺源县地。康熙六年(1667)分置江苏、安徽二省。此后仍习惯合称这两省为江南省。清顺治二年(16
①在今天津市宝坻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1宝坻县 “朱家庄” 条: “又西十里有崖家庄,皆当往来通道。”②即今河北徐水县东南十五里崔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47安肃县图: 东有崔家庄。
元分冻州置,属太平路。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后与上冻州合为上下冻州。
在今四川安县西南睢水镇。《方舆纪要》卷67安县: 睢水关在 “县西四十里。南去汉州绵竹县四十五里。《志》 云: 关面山负水,平衍饶沃,其西三十里名绵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