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桑园镇

桑园镇

又名桑儿园。即今河北吴桥县治。旧属山东德州。《清一统志·济南府》 “桑园镇” 条谓: “明正德中马申锡驻桑儿园招流贼刘六等即此。良店水驿置于此。有水次仓。” 1958年吴桥县迁治于此。


(1)在河北省怀来县南部。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1850。原名三园堡,后因村北有桑园改今名。1953年设乡,1961年改公社,1999年改镇。产高粱、玉米、谷子及葡萄、苹果。东近官厅水库,村民兼事捕鱼。沙丰铁路、沙东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蠡县西北部。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2030。以桑树众多得名。1957年设潘营乡,1958年并入郑村公社。1961年析置桑园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花生及苹果、梨、红枣。有化纤、人造皮毛、毛毯、经编等厂。公路通县城。(3)在河北省吴桥县西部、南运河东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5.7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2.1万。明洪武年间建村,因此地桑柘丛生,得名桑柘园、柘园镇、桑儿园,民国《德县志》:柘园镇“亦名桑儿园,即正卫左所九屯”。清光绪年间修建津浦铁路在此设站改今名。原属山东省,1954年划归河北省吴桥县,1958年吴桥县治由吴桥迁此。1958年建桑园公社,1981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有铁木器、水泥预制件、机械、农机修配、电机等厂。京沪铁路、104国道、桑宁公路经此。古迹有孙膑石牛。(4)在四川省邛崃市中北部。面积17.3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人口1500。因早年桑树成阴故名。1949年为桑园乡,1958年为桑园公社,1980年改乡,1986年置镇。盛产海椒。有小型轧钢、蓄电池、机砖、化工、酿酒等厂。成温邛公路经此。有定觉寺等古迹和邛江河、三合堰等水利工程。(5)在陕西省西乡县北部。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桑园铺,人口590。明、清时以地处桑园河畔得名。1950年设桑园乡,1965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设镇。主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五倍子、天麻、木耳和木炭。有印刷、粮食加工、农机等厂。有公路接316国道。


猜你喜欢

  • 密印寺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一百十六里大沩山毗卢峰下。《清一统志·长沙府》: 密印寺 “在宁乡县西一百五十里大沩山。唐元和中,裴休奏建,赐额 ‘密印’,为灵觉禅师卓锡之所。后仰山嗣其法,天下称为沩仰宗。寺极壮丽,

  • 仆射洲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湘江中。《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传 (附《希广传》)》:“彦瑫败希萼于仆射洲。”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中。《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年),楚朗州节度使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

  • 杜马班

    故址在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北部。13世纪初为新柯沙里国之都城,至13世纪末为满者伯夷国所并。《元史·外国列传·爪哇》:“(八节涧)上接杜马班王府,下通莆奔大海,乃爪哇咽喉必争之地。”

  • 洮江州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三江府。治所在山围县 (今越南北部永富省临洮)。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西北部地。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 竹台市

    即竹塔市。在今湖南耒阳市东竹市镇。

  • 常宁寨

    北宋置,属永寿县。即今陕西永寿县东北常宁镇。清改为镇。北宋置,即今陕西省永寿县东北常宁镇。金时改常安寨。

  • 通城山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清道光《夔州府志》 卷6: 通城山 “在县西一百六十里。明末大宁令岳震垓为谭文所陷死之,绅士率民兵千余报仇,与贼战于此”。

  • 小姑单张长官司

    元置,属播州军民安抚司。约在今贵州都匀市东北。后废。元置,治今贵州省丹寨县北清水江东岸。属播州军民安抚司。后废。

  • 赤柱汛

    清置,属大鹏营。即今广东香港之香港岛东南赤柱。

  • 随驾山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五十里元 《至顺镇江志》 卷7: 随驾山“在 (丹阳) 县北五十里经山西”。《方舆纪要》 卷25镇江府丹阳县: 随驾山 “相传秦始皇尝过此,今县北十五里有秦驰道,亦以始皇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