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口
在今吉林通化县南桓仁水库北江口村附近。《三国志·魏书 ·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
在今吉林省通化市西南江口村附近。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毌丘俭败高骊王位宫于此。
在今吉林通化县南桓仁水库北江口村附近。《三国志·魏书 ·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
在今吉林省通化市西南江口村附近。三国魏正始五年(244年),毌丘俭败高骊王位宫于此。
金置,属晋城县。即今山西晋城市西四十里周村镇。(1)在河北省冀州市中南部。面积77.5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周村,人口 3620。1953年属恩关乡,1958年属徐家庄公社,1961年析
元置,属都云军民府。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平溪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置,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为平溪卫。
在今江西宜黄县东。《寰宇记》 卷110抚州宜黄县: 宜黄水 “在县东南二百六十三里。源出黄土岭,沿流合章水,至西津与汝水同流”。《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宜黄水 “在宜黄县东。本宜、黄二水,宜水源出县
西汉惠帝四年(前191)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吴忠市北。《汉书·地理志》 师古注:“水中可居者曰州。此地在河之州,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州。”《后汉书·西羌传》:元初三年(116),“度辽将军
即东引山。今福建连江县东北东引岛。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西仁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 (634) 属奉州。后废。②清雍正八年 (1730) 置,为昭通府治。治所在二木那 (即今云南昭通市)。1913年改昭通县。古旧县
又名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北之窑河。源出安徽定远县东南,西北流在淮南市东今洛口镇入淮河。《水经·淮水注》: “洛涧北历秦墟,下注淮,谓之洛口。”古水名。又称洛水、青洛河。即今安徽省淮南市东淮河
在今江西婺源县南。《方舆纪要》卷28徽州府婺源县:庄坑“在县南六十里。《舆程记》, 由乐平而东六十里至毛桥,又三十里至湾头,五十里至庄坑,以达县。皆舟楫通行之道也”。
战国早期曾侯乙之墓。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五里擂鼓墩。1978年发掘。墓圹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椁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
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斋桑泊东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5: 额尔齐斯河 “又西北潴为宰桑淖尔。俄依河、果莫孙河注其东南”。即“斡难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