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梅县

梅县

1912年改嘉应州置,后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即今广东梅州市。1920年直属广东省。1978年析置梅州市。1983年与梅州市合并,改设梅县市,1988年改设梅州市。


(1)旧县名。1912年由嘉应直隶州改置,治今广东省梅州市城区。1983年撤销,与梅州市合并,设立梅县市。(2)今县名。在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属梅州市。面积2773平方千米。人口60.6万,有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华侨60万,是著名侨乡。辖26镇。县人民政府驻程江镇。南朝齐析海阳置程乡县。因纪念当地名士程旻得名。宋、元为梅州治。清为嘉应州。1912年废嘉应州为梅县,属潮循道。1920年直属省。1949年属兴梅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1956年属汕头专区。1959年蕉岭县并入,仍称梅县。1965年属梅县专区,1970年属梅县地区。1978年析梅县梅州镇等部分区域设梅州市(县级),1983年撤销梅州市、梅县合设梅县市(县级),仍属梅县地区。1988年撤梅县市,设梅江区(县级),复置梅县,属梅州市。地处莲花山脉西北的梅江谷地。四面环山,最高峰是东部的明山嶂,海拔 1357 米。梅江及其支流程江、石窟河、松源河等流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煤矿丰富,为粤东煤炭基地。还有锰、石灰石、大理石、铁、钨、铅、锌、锡和黄金等矿。主产稻,并产烟草、甘蔗、花生、大豆、黄麻。特产清凉山茶和丙村“沙田柚”。工业以水泥、电力、机械、化工、造纸、采矿为主。文化事业兴盛,足球运动普及。广梅汕铁路以及205、206国道等经此,水路有梅江,货运可通兴宁、五华、大埔、汕头等地。名胜古迹有阴那山灵光寺、元魁塔等。雁洋镇雁上村是叶剑英故里。


猜你喜欢

  • 牵水

    即今江西西部之袁河,为赣江支流。《水经·赣水注》: “牵水西出宜春县,牵水又东径吴平县,牵水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称也。” 《清一统志·袁州府》: 袁江“古名南水,亦曰牵水,又曰渝水”

  • 吴忠堡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吴忠市。1929年改为吴忠镇,属灵武县。1950年2月升为吴忠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镇。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湘军刘松山部破回民

  • 断密涧

    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相传盛彦师斩李密于此。故名。然据新、旧 《唐书·李密传》,李密被斩处当在今河南嵩县南邢公岘。

  • 河边村

    即今山西定襄县东北河边镇。1935年建成北同蒲路忻窑支线经此。

  • 高堤镇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四十里卫河东岸。《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高堤镇,“河南粮运皆经于此。为津途要隘”。即今河南省内黄县西高堤集。西临卫河。明、清时河南粮运皆经此。

  • 万泉河

    ①即小沈水。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小沈水在“(承德县)城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东关观音阁东泉眼发源。一曰万泉河,至骡子圈南入浑河”。②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明史·地理志》琼

  • 北麂山

    即今浙江平阳县东北麂山列岛。明《郑和航海图》作“东洛山”。民国《瑞安县志》卷3载:“北麂山高167.7公尺,一名北岐山,又名东洛山。前清乾隆年间,海盗蔡牵盘踞,抗拒提督李长庚之师。今山中之大校场、小校

  • 文渊

    即文渊县。今越南北部谅山省北同登县。《清史稿·越南》:光绪十一年(1885),冯子材大败法国侵略军于镇南关,随即“率兵攻文渊,法军弃城走。诸军三路攻谅山”。

  • 兰溪市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兰溪镇。《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竹头市”条下:“又兰溪市,在(益阳)县南(按,应为东)二十里。”②1949年解放后由兰溪县城区析置,治所即今浙江兰溪市。1950年撤销,并入兰溪县。

  • 怀安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南怀安镇。宣德后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改为怀安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于故怀安县置,治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怀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