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萧城。在今山东冠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34馆陶县: “歇马城在县东南七里。相传宋景德初,契丹军至澶渊,其母萧太后尝引军驻此城,因以名。”即“萧城”。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广里。西汉文帝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都卢。后属泰山郡,为都尉治。东汉永元二年(90)复分泰山郡置济北国,亦都卢,移治今长清县西南三十里。北齐废。②西汉置,
隋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元河南志》载:贞观殿“在含元殿北。隋炀帝造”。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三十里。《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出御夷北塞中,南流径九庄岭东。”即此。
即宁。又名修武。今河南获嘉县治。《续汉书 ·郡国志》 修武县: “有南阳城。” 《水经·清水注》: “修武,故宁也,亦曰南阳矣。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至轵为南阳。”
在今广东梅县东北丙村镇北,石窟河注入梅江口西。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嘉应州图:州东北石窟溪口有井塘。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王政七年 (前240),“以攻龙、孤、庆都”。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唐县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七年(前240年),“以攻龙、孤、庆都
在今云南楚雄市南。《方舆纪要》 卷116南安州: 表罗山在 “州 (治今云龙镇) 西南四十里。中产银矿,俗名老场。滇中银场以此为最”。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寰宇记》 卷161电白县: 高凉山 “在良德县,去州十里”。《舆地纪胜》卷117高州: 高凉山 “在郡东四十里。《经》云: 群山森然,盛夏如秋,因名”。《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
明景泰四年 (1453) 置,属开平卫。在今河北赤城县北青泉堡村。《方舆纪要》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 清泉堡 “有清泉涌出,绕堡东,因名。……地虽孤悬,四塞颇险,正北至栅口不过三里”。明景泰四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