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口寨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百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七星寨” 条: “宋太平兴国中,平梅山蛮,因立五寨,以为防御,曰梅子口、七星、首溪、白沙、蜉蝣……按梅子口寨,今名镇安寨。”
在今湖南安化县东南百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二》 “七星寨” 条: “宋太平兴国中,平梅山蛮,因立五寨,以为防御,曰梅子口、七星、首溪、白沙、蜉蝣……按梅子口寨,今名镇安寨。”
在今湖北黄陂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陂县“横山”条下:伏马山“高岩崔嵬,石径萦绕,马不能进”。
西汉元康元年 (前65) 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北郊张家堡。东汉废。古县名。西汉元康元年(前65年)益奉明园户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属京兆尹。东汉初废。
唐贞观五年(631)开生羌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八年(634)改为炎州。
即莫贺碛。即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之沙碛。唐岑参有 《日没贺延碛作》 诗。
即今河南长葛市西北后河镇。明嘉靖《许州志》卷1《村镇》:“后河镇,(长葛)县西四十里。”(1)在河南省卫辉市东南部。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后河,人口 1500。清康熙二十六年(1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南沿海一带。北起安平古堡故址(在一鲲身),南至二层行溪(即二仁溪)口,原由多处沙洲连续发展而成,地势起伏,有如鲸(鲲)背浮露水面,故名“鲲身”。清康熙间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自打
①北宋政和六年 (1116) 置,为定边军治。治所在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附近。金皇统六年 (1146) 降为定边寨。②元至元二十二年 (1285) 置,属镇南州。治所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后废。明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内亭县 (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贞观二年 (628)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内亭县(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境。贞观二年(
即今安徽休宁县南五十里五城镇。元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28休宁县: 五城村 “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于此。明初废”。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唐梅村。《清一统志·保定府》: 唐湄店 “在唐县西北四十里,路通倒马关,南北山路崎岖。本朝康熙三年设兵防守,后移镇关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