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县
唐贞元元年 (785) 升梅溪场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闽清县。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改名闽清县。
旧县名。唐贞元元年(785年)升梅溪场置,治今福建省闽清县。属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闽清县。
唐贞元元年 (785) 升梅溪场置,属福州。治所即今福建闽清县。五代梁乾化元年 (911) 改名闽清县。
旧县名。唐贞元元年(785年)升梅溪场置,治今福建省闽清县。属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911年)改名闽清县。
在今甘肃华亭县东北。《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年(775)胡三省注:“考异曰:《汾阳家传》:‘九月,吐蕃略潘原西而还。八日,至小石门白草川。十八日,下朝那川。二十三日,至里城营、支磨原,入华亭。’”
在今湖南湘乡市北。《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洗笔池,“唐褚遂良贬潭州都督,行部至邑,洗笔池上。后人为立祠,宋邑令为榜曰: ‘唐大都督褚公洗笔池’。咸淳间,邑宰赵必槐于池中得断碑,上刻褚公 《湘潭偶
①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北境。《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平溪“在县西北五十里。自寿宁县流入境,合乎东溪”。②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北十里。《旧唐书·地理志》仪陇县:“旧治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移治平溪。”《舆地纪胜
①在今河南博爱县东东金城。《后汉书·光武帝纪》: 更始二年 (24),“赤眉别帅与大肜、青犊十余万众在射犬”。李贤注: “故城在今怀州武德县北也。” 《续汉书 · 郡国志》 野王县: “有射犬聚。”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1开建县: 金缕水在 “县 (今南丰镇) 东十五里。其上源合似龙、昭埇、野埇诸山水,流经金缕村,因名。水声清响,亦谓之龙吟水,至县东南,流入开江”。
又称西干线。从基隆至高雄。全长408.5公里。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建成。
①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建昌府置,属罗罗斯宣慰司。治所在建安州 (今四川西昌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冕宁、西昌、普格以东,大凉山、金沙江以西地。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建昌府。②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林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六年 (623) 为绣州治。天宝初为常宁郡治,乾元初属复为绣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
①亦名辰溪。又名锦江。在今湖南辰溪县西南。武陵五溪之一。《汉书·地理志》武陵郡辰阳:“三山谷,辰水所出,南入沅。”《水经·沅水注》:“沅水又东径辰阳县南,东合辰水。水出县三山谷,东南流独母水注之。水源
宋置,属莲城县。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为县治东障。清初改名冠豸寨。北宋筑,在今福建省连城县东莲峰山。后改冠豸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