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梓潼县

梓潼县

西汉元鼎元年 (前 116) 置,为广汉郡治。治所即今四川梓潼县。《寰宇记》 卷84梓潼县: “以县东倚梓林,西枕潼水,以此为名。” 东汉属广汉郡。建安二十二年 (217) 为梓潼郡治。西晋永嘉后徙郡治涪县,以梓潼为属县,孝武时仍移郡来治。南朝宋属梓潼郡。西魏于此置潼川郡,移梓潼县于郡南三十里,改为安寿县。隋开皇三年(583) 郡废,移安寿县于旧梓潼城。大业三年(607) 复名梓潼县,属普安郡。唐属剑州。南宋属隆庆府。元属剑州。清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1727) 属绵州。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北部。属绵阳市。面积1438.6平方千米。人口38.2万。辖11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昌镇。西汉置梓潼县,以“东倚梓林,西枕潼水”故名(见《太平寰宇记》)。为广汉郡治。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置梓潼郡,县为郡治。西魏改县名安寿,置潼川郡,移县治于郡南。隋开皇三年(583年)郡废,县治迁返。大业三年(607年)复名梓潼县,属普安郡。唐属剑州。南宋属隆庆府。元、明属剑州。清初属保宁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属绵州。1913年属川西道,1914年属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建梓潼县苏维埃政府。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绵阳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绵阳专区。1968年改属绵阳地区,1985年属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低山丘陵区。梓潼江北南纵贯,左纳金天河、沙子河(马鸣河)南流出境。东南部有宝石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棉花及油菜籽。中药材桔梗著名,称“凤桔”。有纺织、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川陕公路纵贯南北。名胜古迹有七曲山大庙、卧龙山千佛崖、梓潼汉李业阙及西崖寺等。是“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风景区。


猜你喜欢

  • 静江镇

    北宋置,属剑浦县。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峡。 《元丰九域志》 卷9南剑州剑浦县有静江镇。明嘉靖 《延平府志》 卷4古迹: 废四镇 “延平旧有四镇……今苍峡巡检司为静江镇”。古镇名。即今福建

  • 郑成功墓

    在今福建南安市南水头镇附近的康店复船山上。郑成功 (1624—1662),本名森,字大木。南安石井人。为我国明末清初反抗荷兰侵略的民族英雄。南明永历十五年 (清顺治十八年,1661) 三月挥师东渡,翌

  • 故道山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59两当县 “天门山” 条下: “故道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故道县以此山名。”

  • 杨尖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羊尖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东北:四十八都有羊尖。”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记:“杨尖镇在城东北七十里。”

  • 环州甸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 置环州甸土舍。

  • 雍乡县

    三国蜀置,属永昌郡。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南朝梁末废。

  • 石亭市

    即石亭塘。今湖南醴陵市西四十八里石亭乡。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醴陵县西有石亭。

  • 分栋山

    即今四川成都平原东南之龙泉山。《元和志》卷31:灵池县“分栋山在县东十五里。其地北连秦陇,南入资泸,其于东川郡,此为隔门也”。《寰宇记》卷76阳安县:“在县西七十里。《益州记》云:蜀人谓岭为栋。”明曹

  • 富裕设治局

    1929年析龙江县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大来克屯 (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富路镇)。以富裕尔河得名。1933年伪满升为富裕县。1929年由龙江县富裕乡析置,治今黑龙江富裕县富路镇。1933年升县。

  • 长汀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为汀州治。治所在长汀村(今福建上杭县北十里九洲)。旋迁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五里东街)。至大历四年(769)移治白石村(即今长汀县治)。《元和志》卷29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