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元和志》 卷2凤翔府: “后魏太武于今 (岐) 州理以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昌国县置,属庆元路。治所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辖境相当今浙江舟山群岛大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复改昌国县。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寰宇记》卷94武康县:天泉山“在县(治今武康镇)西北三十五里。《吴兴记》云:山上有长流泉,谓之天泉。旁多沃壤,可耕种”。
本巴林部,清初建巴林左、右翼两旗,属内蒙古昭乌达盟。左翼旗驻今巴林右旗东北一百里幸福之路苏木北八里敖日盖村。1914年属热河特别区,1928年属热河省。1932年改设林东县,1934年复改巴林左旗,属
喜马拉雅山主峰。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接界处。“珠穆朗玛” 为藏语 “女神第三” (珠穆朗桑玛) 的音译。1721年版康熙 《皇舆全览图》 上作朱母郎马阿林。1858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局
在今广西灵川县西南。明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东芦田。明初于此置巡检司。
在今广西龙州县南。《明一统志》卷85龙州:叫抱山“在州城南”。
西晋改南城县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南朝宋复改南城县。古县名。西晋改南城县置,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属泰山郡。南朝宋复名南城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恭州。治所在州东五里 (今云南昭通市坝子内)。八年 (625) 属曲州。天宝后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梁兴县置,属道州。治所在湖南宁远县东南。后移今宁远县。天宝
亦作夷仪岭。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元和志》卷15龙冈县:“夷仪岭在县西一百五十七里。”《寰宇记》卷59龙冈县:夷仪岭,“《晋地道记》云:乐平东南有夷仪,道通襄国。夷仪山在城北故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