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武夷山

武夷山

广义的武夷山在今江西、福建两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北接仙霞岭,南连九连山,为赣江、闽江分水岭。主峰黄岗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海拔2158米,为本省最高峰。狭义的武夷山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二十里,红色沙岩构成的低山,为福建省第一名山。有九曲溪、桃源洞、一线天、武夷宫、武夷精舍、架壑船棺诸胜迹。向有“武夷山水天下奇” 的佳誉。《史记· 封禅书》:汉武帝祠 “武夷君,用乾鱼”。《索隐》 引 《地理志》: “建安有武夷山,溪有仙人葬处,即 《汉书》所谓武夷君。” 《寰宇记》 卷101建州建阳县引萧子开 《建安记》 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得名”。


在福建、江西两省间,主脊线偏于福建省一侧。东北—西南走向。北连仙霞岭,南接九连山,长530千米。由各类火山岩和花岗岩构成,海拔 1000—1500 米。北高南低。最高峰黄岗山,海拔 2157 米。西坡多陡崖,东坡呈层状缓降。为江南丘陵和东南沿海丘陵分界。是以赣江为主的鄱阳湖水系和闽江、汀江水系的分水岭。闽江和赣江的发源地。南方重要林区和产茶区。生物资源丰富,建有武夷山自然博物馆。山上有九曲溪、一线天、武夷宫、武夷精舍、架壑船棺诸胜迹,向有“武夷山水天下奇”佳誉。《太平寰宇记》建州建阳县:武夷山“在县北一百二十八里”。引萧子开《建安记》云:“昔有神人武夷君居此,故得名。”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并被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猜你喜欢

  • 金寨县

    1947年改立煌县置,属安徽省。治所在金寨镇 (今金寨县南,1954年因建梅山水库淹没)。1955年迁治梅山镇。在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西北接河南省,西南接湖北省。属六安市。面积 3814 平方千米

  • 西套蒙古

    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以北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区,因在河套之西,故名。又称套西二旗。游牧地当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乌达市及磴口县。旧称贺兰山以西

  • 宁阳铁路

    即新宁铁路。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

  • 车桥镇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车桥镇。清光绪《淮安府志》卷首《图说二》:府东有车桥镇。1944年3月,红四军第一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配合下,对车桥镇日伪军进行了一次歼灭战。同时将自淮安、淮阴四次增援之日伪军大部歼

  • 苫国

    今叙利亚之大马士革。唐杜环 《经行记》:苫国 “在大食西界,周回数千里”。《新唐名 ·西域传》: “大食之西有苫者,亦自国。”

  • 乌宿市

    又名乌速。在今湖南沅陵县西北二十五里酉水西岸。清同治《沅陵县志》:乌宿“两山夹酉江而峙,为水陆总路”。

  • 广化县

    ①三国吴置,为高兴郡治。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南朝宋为宋康郡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宋康县。②北魏置,为广化郡治。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隋开皇三年(583)罢郡,县属凤州。仁寿元年(60

  • 广昌郡

    南齐置,属宁蛮府。治所即今湖北枣阳市(一说在市北三十四里太平镇)。隋开皇初废。南朝齐置,治广昌县(今枣阳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枣阳市地。属雍州宁蛮府。西魏、北周属昌州。隋开皇初废。

  • 武城山

    ①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清一统志 ·镇安府》: 武城山 “在向武土州 (治今向都镇) 东四十五里。尖峰峭石,下有小岩”。②在今甘肃武山县西南。《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 甘露元年 (256),姜维

  • 白龙桥

    在今江苏吴江市南。《方舆纪要》卷24吴江县:白龙桥在“县南十二里。跨白龙港,西泄太湖之水,东经运河, 又东潴为湖荡,东北入白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