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阿鲁浑河。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清一统志· 喀尔喀》: 鄂尔坤河 “旧名阿鲁浑河。源有二: 一出杭爱山南,名姑洛河。一出鄂尔吉图都兰喀喇山,名乌里雅思他河。东南流百余里,合为一。又东流两山中百里许
①西晋太康元年(280)置,属巴西郡。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寰宇记》卷139巴州曾口县:平州县“因县界平州水为名”。南朝宋改为平周县。梁普通六年(525)复改为平州县。北周改为同昌县。②东晋侨置,属巴
北宋置,属营山县。在今四川营山县西三十里封窦场。
明洪武十六年(1383)置,属都匀卫。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弘治七年(1494)属独山州。清改为烂土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东。属都匀卫。永乐十七年(14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乌撒路(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
在今陕西礼泉县北六十里。《寰宇记》 卷26醴泉县: “承阳山,石泉所出。”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南流注入绥芬河。《清史稿·地理揖》 东宁厅:大绥芬河“又东北,左合小绥芬河,径城北”。光绪《吉林通志》卷22:协领河“又东南小绥芬河自西南来入。河即鄂勒欢绥芬河也,
古盐难水。一名佟家江。即今辽、吉两省境鸭绿江支流浑江。高句丽始祖朱蒙居此。高句丽《好大王碑》: 邹牟王 “于沸流谷忽本西,城山上而建都焉”。《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丽数侵叛,督
元至正七年 (1347)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六里整董。辖境约当今云南江城、勐腊两县及景洪市之间的部分地区。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废入车里军民府。元至正七年(
①宋置,在今广东英德市南二里。明改置浈阳驿。②明置,在今广东韶关市东。《清一统志·韶州府》:芙蓉驿“在曲江县南。宋景祐中建浈阳馆,在湘江门外, 明洪武中改置芙蓉驿。弘治中,迁于津头庙下。顺治十二年又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