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阳
即淡洋。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元史·成宗纪》: 至元三十年 (1293),毯阳使者回国。
即淡洋。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元史·成宗纪》: 至元三十年 (1293),毯阳使者回国。
北宋置,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宋史·地理志》 绥德军: 临夏砦 “地名啰岩谷岭,元符元年筑城,赐今名”。元废。
在今广东云浮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东安县:九星岩,“九峰尖秀如玉笋,下有岩穴如堂,中有幽径,又有石泉,水引流可以溉田”。《清一统志·罗定州》:九星岩“群峰森列,独西南一峰有石室。穹窿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改宁人县置,属容州。治所在今广西容县东北六十里。北宋开宝五年(972) 废入普宁县。古县名。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以宁人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东北。属容州。北宋
秦汉之际匈奴占据河西走廊,置休屠王城,为休屠王所都。故址在今甘肃武威市北六十里四坝乡三岔古城。
在今辽宁开原、西丰县境清河流域。明末扈伦四部之一哈达部居此。在今辽宁省开原、西丰等市县境清河流域。明末扈伦四部之一哈达部居此。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春秋》:昭公五年 (前537),“夏,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杜注: “姑幕县东北有兹亭。” 西汉置兹乡侯国。古邑名。春秋莒邑。在今山东省安丘市东南。鲁昭公五年(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左传·文公十一年》: “齐襄公之二年,鄋瞒伐齐。齐王子成父获其弟荣如,埋其首于周首之北门。”杜注: “周首,齐邑。济北谷城县东北有周首亭。”《水经·济水注》: “今世
一作濆泉。春秋鲁邑。在今山东沂南县西南。《春秋》: 昭公五年 (前537),“叔弓帅师败莒师于蚡泉”。又称泉。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沂南县西南。《左传》昭公五年(前537
元置,在今广东雷州市南。明改为驿。《方舆纪要》 卷104海康县: 雷阳驿,“ 《舆程记》:自驿而南六十里为将军驿,又南七十里为徐闻县之英利驿”。元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南。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南海卫。治所即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东南大鹏镇。清改置大鹏营,设参将驻防。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在今广东省深圳市东北大鹏。属广东都司。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