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寨
北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水口寨。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
北宋置,属邵武县。即今福建邵武市东南水口寨。明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
1949年由青岛市东北部农村析置,属山东省。治李村 (今山东青岛市东北李村镇)。因境内有崂山而得名。1953年改名崂山郊区。1961年置崂山县。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
北宋皇祐中置,属邕州横山寨。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元属田州路,迁治向都镇西北五里,延祐间迁于岜捧村(今向都镇东四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为向武军民千户所,三十二年(1399)复改
唐南诏置,属拓东节度。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宋大理废。在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南白家洼附近,一说今禄丰县东南腰站。唐代西爨重城,“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川、曲轭、晋宁、喻献、安宁距龙和城,通谓之西爨白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始建于晋,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主要建筑牌楼、山门、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清一统志·凉州府》: 海藏寺 “在武威县城西北十里”。
亦作胡奴坂。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40: 前秦太初二年 (387),苻登攻姚秦将姚硕德于秦州。“苌自往救之,十月姚苌战于胡奴坂,大破之”。即此。
在今河北枣强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枣强县: 索卢水在 “县西北三十里。亦曰潢卢河。自故城县境流经县西南,复折而东北出,至河间府阜城县,合于刘麟河。旧有广川长河之名。又故索卢县亦以此名也”。
①唐武德六年(623)于绥福县境侨置,治所约在今陕西吴堡县西。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寰宇记》卷38谓匡州置于隋,后废。唐武德六年复置。②唐贞观三年(629)改南云州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小浃江“在鄞县北五十里”。《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南有大浃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为小浃江,并入海。”《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浃江”条下:“其下浃江
唐武德四年(621)析汉阳县置, 属沔州。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西南叶集。大中时移治今汉川县西北二十六里刘家隔镇。《元和志》卷27汊川县:“因汊水为名。”宝历二年(826)属鄂州。五代周改属安州。北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