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明崇祯十二年(1639)设掌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仍设掌寨。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明崇祯十二年(1639)设掌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仍设掌寨。
唐渤海国置,属新城州都督府。治所在玄菟城(今辽宁沈阳市东上柏官屯)。《资治通鉴》:唐贞观十九年(645),“(李)世勣自通定(镇)济辽水,至玄菟”。即此。后废。
商、周时国。东迁后为周畿内国,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北。《春秋》:成公十六年(前575),“公会尹子、晋侯、齐国佐、邾人伐郑”。又,《左传》:定公七年(前503),“单武公、刘桓公败尹子于穷谷”。
亦作中陵川水。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南、清水河县西北之浑河。《水经·河水注》:树颓水“西南流,右合中陵川水。水出中陵县西南山下,北俗谓之大浴真山,水亦取名焉。……水曰诰升袁河,西南流径沃阳县,左合中陵川
明、清时指淮安府(治今江苏淮安市)城北的黄河为外河,与里河(今里运河)相对而言。明、清时指淮安府城北的黄河为外河,与里河(今里运河)相对而言。参见“里河”。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二十里杨镇。清设把总驻此。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南峰仰天池之西南。清光绪《华岳志》卷1:“冲霄崖在仰天池西南,镵有‘冲霄崖’三字。”
1913年废腾越厅改置,后为云南腾越道驻地。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6年至1963年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即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东彦吉嘎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 音扎哈河 “在左翼东南一百五十五里。自阿噜科尔沁界流入境,西北流,入芦水”。
自上海江湾至三民路。长2.4公里。为沪宁铁路支线。1935年修筑。1944年被拆除。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