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水头镇

水头镇

即今山西夏县西北水头镇。《清一统志·解州》“曹张镇”条下:“水头镇,在县西三十五里。”


(1)在山西省交口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在牛槽沟河与碾子沟河交汇处,人口1.1万。1949年属隰县三区,1953年为交口乡,1958年属石口公社,1962年建交口公社,1971年始为交口县人民政府驻地。1983年改城关公社,1984年改镇。2001年更名水头镇。地处山地丘陵区。产小麦、玉米、谷子、莜麦、胡麻、山药等,盛产中药材。有煤矿、炼铁、化工等厂矿。209国道、石霍公路经此。(2)在山西省夏县西北端。面积90.3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头,人口 7000。因涑水河从村北流过而得名。1949年属四村,1953年设水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主产小麦、棉花。有石英制品、造纸、纸箱等厂。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纵贯镇境。古迹有小晁村司马光墓及其祖茔、忠清粹德之碑、余庆禅院、大张村薛高墓、上牛村堆云洞等。(3)在浙江省平阳县西部。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5.5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头,人口2万。原名径口,以地处径川(今名金溪)汇入横阳江之口得名;后因地近鳌江北源,改今名。1949年置水头镇。1950年析置小南、金山乡,1952年又析置溪心乡。1958年金山乡并入,后改公社。1981年复置镇。1992年溪心、小南、江屿乡并入。产稻、小麦、油菜籽。为新兴工业城镇,全国规模最大的皮革加工业基地,皮衣、皮件、机械、丝织、兔毛市场著名。有皮革、皮件、皮衣、机械、印刷、羽毛球、保安器材等厂。商业繁华,为县西北部物资主要集散地。有公路接青岱公路。(4)在福建省南安市南部。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10.6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头,人口1290。地处马江之滨,镇北有溪水流入,镇南有海水涌托,淡、咸水交汇成为洪潮之头,故名。1958年属红专公社,1965年析置水头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置镇。产稻、甘薯、甘蔗、花生、茶叶、柑橘、龙眼、杉、松等。矿产有黑土、高岭土、石英和钨。有制糖、金属、皮塑、鞋帽等厂。建有蟠龙开发区。324国道经此。郑成功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隋代窑址。明末清初沈佺期于鹄岭起义,与郑成功会合后入台,被奉为台湾医祖。(5)在广东省佛冈县中东部。面积15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头,人口 1120。因处潖江发源地得名。1961年设水头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建镇。属低山丘陵地。主产稻、薯类、花生等,盛产茶叶、冬菇。茶叶著名。有铜、铁、石墨、金、煤、硫黄等矿。县属煤矿、石墨场、碳素厂设此。有冶炼、纺织、饮料、五金、塑料、木器等厂。潭洞竹椅、水头棉胎有名。106国道经此。古迹有东坑寺、清献崔公祠等。


猜你喜欢

  • 纳怜站

    在今甘肃临潭县境。《方舆纪要》卷60洮州卫:纳怜站“在卫西。洪武十二年,洮州十八族番酋三副使汪舒朵儿、瘿嗉子、阿卜商等叛,据纳怜七站,命沐英讨擒之。即此”。

  • 平川江

    即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栗木河,为恭城河支流。《明史·地理志》 恭城县:“北有平川江。”《方舆纪要》卷107恭城县“乐川”条内:“《志》云:县北七十里有平川江,南流合乐川。”

  • 平塘县

    1942年由平舟、六塘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在贵州省南部,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2825 平方千米。人口29.7万。辖10镇、

  • 白玉州

    清宣统元年(1909)于德尔格忒土司南部地置,属登科府。治所在麻陇(今四川白玉县)。“白玉”,藏语意为“吉祥盛德之地”。1913年改为白玉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置,治今四川省白玉县。1913年降

  • 说城县

    即悦城县。治所在今广东德庆县东北。《宋书·州郡志》 作 “说城”。

  • 丰塘桥镇

    即今江西泰和县北十五里枫塘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北有枫塘。

  • 羊角砦

    在今湖北房县西北羊峪口乡。《清一统志·郧阳府》:羊角砦“在房县西北四十里”。民国《湖北通志》卷36房县:羊角砦“顺治五年,抚治赵兆麟奏立镇房营驻劄于此”。

  • 义招县

    东晋义熙九年(413)以东官五营置,属义安郡。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隋大业初改为万川县。古县名。东晋义熙九年(413年)置,治今广东省大埔县。属义安郡。隋大业初改万川县。

  • 贾城

    在今陕西蒲城县西南十八里。《左传》: 桓公九年 (前703),“虢仲、芮伯、梁伯、苟侯、贾伯伐曲沃”。此即贾伯城。一说贾国在今山西襄汾县东。

  • (犇) 牛镇 北宋置,属武进县。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三十里奔牛镇。运河经此,为重镇。《宋史·河渠志六》: 元祐间,“京口、瓜州、奔牛皆置闸”。同书 《河渠志七》: 南宋淳熙五年 (1178),“漕臣陈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