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潮
即今福建南靖县西北水潮。清有千总驻此。
即今福建南靖县西北水潮。清有千总驻此。
即今贵州三穗县南良上乡。《清一统志·镇远府》 “宛溪铺” 条下: 又有 “梁上铺” 等,“皆清江通判管理”。
在今江西新干县西。《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新淦县: 柸山镇在 “县西十里。有巡司”。
北宋置,属平阴县。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傅家寨。
①在今河南沁阳市南。即广济河。其上源为济源市境之枋口水,经孟县、温县,至武陟县南入黄河。《新唐书· 崔弘礼传》: 长庆初,弘礼 “迁河阳节度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②又名秦家渠。相传秦
西汉改爰戚县置,属山阳郡。治所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高帝六年 (前201) 封功臣赵成为爰戚侯。东汉废。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赵成为爰戚侯,改爰戚县为爰戚侯国,治今山东省嘉祥县西南。历属山阳国、
即今广东饶平县治。《清一统志·潮州府》:中饶堡“今饶平县治。本海阳县地,东曰上饶,西曰下饶,通名曰三饶。滨海倚山,习俗剽悍,为盗贼薮。明成化十四年,总督朱英奏析弦歌、宣化、信安、隆眼城、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北。清李德贻《北草地旅行记》:老爷庙,“此为马拉扎萨克辖地,蒙新交界处,距巴里坤四百余里。……按老爷庙系乾隆年间所建,祀关夫子。偶遭回禄,光绪三十三年重建。余经此地,时甫落
在今安徽南陵县南。《新唐书·地理志》南陵县:“有大农陂,溉田千顷。元和四年,宁国令范某因废陂置,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县南有大农陂。……《志》云,陂水堰漳淮而成。
即交趾郡。治所在龙编县(今越南河北省仙游东)。《晋书·地理志》、《南齐书·州郡志》 等书均作“交阯”。
北宋置,属渠江县。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梭罗乡西三里袁家溪。在四川省邻水县中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5万。清代兴集。镇人民政府驻袁市,人口8770。以姓氏名场。1950年置袁市乡,1958年改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