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永宁寺

永宁寺

①北魏熙平元年(516)灵太后胡氏建,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洛阳伽蓝记》卷1永宁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 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永熙三年(534)毁于火。

②明永乐十一年(1413)亦失哈于奴儿干都司建,在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宣德七年(1432)重修。寺前立有二石碑,记载奴儿干都司设置经过及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其地情形。1904年两碑被沙皇俄国拆运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博物馆,后又移至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博物馆。


(1)又名永安寺。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故城内。北魏熙平元年(516年)胡太后建于宫侧,浮图九层,僧房千间,极为奢丽。(2)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亦失哈于奴儿干都司建,在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下游提尔(特林)地方。宣德七年(1432年)重修。寺前立有二石碑,记载奴儿干都司设置经过及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该地情形。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两碑被沙俄拆运至海参崴博物馆,后移至伯力博物馆。


猜你喜欢

  • 修陵

    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二十五里皇业寺前。为南朝梁武帝陵。《元和志》 卷25润州丹阳县: “武帝衍修陵,在县东三十一里。”

  • 大天马山

    亦名天马山。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天马山“其形如马。前有二小山,状如执御者”。

  • 端村

    即今河北安新县南端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7安州图: 东南有端村镇。

  • 天贶殿

    在今山东泰安市北泰山下岱庙中。清聂��《泰山道里记》:“露台北为峻极殿,即宋之天贶殿。殿九间,重簷八角,祀泰山之神。”

  • 临潭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瀼州置,治所在临江县 (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思县及宁明县部分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瀼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瀼州置,治临江县(今广西上思县西南)

  • 多灵县

    即多云县。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68作“多灵县”。

  • 云内州

    辽清宁初改代北云朔招讨司置,属西京道。治所在柔服县(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及土默特左、右旗部分地。金属西京路。元省县入州,属大同路。明洪武五年(1372)废。

  • 马公寨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蚬彀营”条:马公寨“在府东北。《志》云:岭南贼巢曰洋乌潭、马公等寨,皆丛山深箐,延袤八百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过。贼首伍端、黄世乔等啸聚其中,蚕食

  • 济勒河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部沿海,东流入鞑靼海峡。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3:济勒河 “在额哷河北,东入海”。

  • 荡平岭道

    清建,即今吉林通化市至临江市之道路。《清史稿·地理志》 临江县: “初,县西北接通化,山路险绝。光绪三十四年改修,自林子头越老爷岭,历三道阳岔达县治,铲山梁溪,长百二十余里,通车马,名荡平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