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府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滦府置,属北平行中书省(后属京师)。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之地。清属直隶省。1913年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平滦府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直隶京师。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1913年废。
明洪武四年(1371)改平滦府置,属北平行中书省(后属京师)。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之地。清属直隶省。1913年废。
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平滦府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直隶京师。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1913年废。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宋史·夏国传上》:淳化初,李继迁“复与继捧战于安庆泽”,即此。约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北布赛淖尔,或敖柏淖尔。《宋史·夏国传》:“淳化初,复与(李)继捧战于安庆泽,不利。”即此。
北周置,属邵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初废。古县名。北周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属邵郡。隋大业初废。
在今广东惠东县北。《清一统志· 惠州府》: 富沙寨 “在归善县东,旷野数十里。南临江,北阻金斗水,元季土豪刘守正尝据此”。
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汉书·地理志》 西河郡谷罗县: “武泽在西北。” 唐讳虎,故谓之武泽。《后汉书·梁慬传》: 永初三年 (109) 南单于反,围中郎将耿种于美稷。四年,慬将兵赴援,“虏遂引还虎
①一称粤江。是我国南方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清一统志 · 广州府一》 “牂牁江” 条:“ 《番禺县志》:牂牁江一名珠江,即西、北二江下流也。东过沥滘堡北,谓之东冲,又东合蚬江,至县东南八十里南海庙
地区名。泛指今辽宁辽河以东地区。或通称今辽宁省。与辽左同义。地区名。指今辽宁省东部地区。包括今丹东市及本溪市部分地区。为辽东半岛的一部分。解放初曾设辽东省。
在今湖北咸宁市北。《方舆纪要》 卷76咸宁县: 梓潭湖 “在县北十五里。一名咸宁湖,为邑境泉流之汇。东北流过斧头湖,至江夏之金口,入于大江。今掌于河泊所”。
金置,治所在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相当今甘肃平凉、华亭、崇信及宁夏泾源县地。元属巩昌路。明洪武初属陕西布政使司。辖境扩大,东至甘肃泾川、镇原,西至庄浪、静宁,兼有宁夏同心县以南地。清属甘肃省。1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锦屏山南麓。1979年发现。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面积南北长约22米,宽15米。分三组,内容有人面、鸟兽、星象和农作物等图案和各种符号。在三组岩画的中间,有三块大石,表现了原始
在今四川芦山县西铜头场。《舆地纪胜》卷147雅州:开明王城“在卢山县西七里。上有王庙。《旧经》云:开明王所筑”。今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