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山丹河及山丹县以东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永昌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属甘肃行省。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天祝、永登、皋兰等市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永昌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甘肃行省。治所即今甘肃永昌县。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西、山丹河及山丹县以东地区。明洪武三年(1370)改置永昌卫。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治今甘肃省永昌县。属甘肃行省。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永昌、民勤、武威、古浪、天祝、永登、皋兰等市县地。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为永昌卫。
又作青科鉴、顷科杰。治所在今西藏加查县北崔久。“琼科尔结”,藏语意为法轮王、大法轮。
即今西藏东部之尼洋曲。《清一统志·西藏》:年渚河“在公布则布拉冈城东。源出城西北沙羽克冈拉山……入雅鲁藏布江”。
亦名黄龙滩。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唐峡内。《水经· 江水注》: “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泝所忌。” 《寰宇记》 卷 148夔州奉节县: 黄龙滩,“ 《荆州记》 曰: 三峡之首,北岸有白盐峰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分京东路西部置,治所在兖州 (今山东兖州市),后移治应天府(宋景德时升宋州为府,在今河南商丘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泰安、平阴、阳谷及河南范县以南,山东东明、河南宁陵、柘城以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蒋峪镇。明嘉靖 《临朐县志》: 蒋峪集 “在县南七十里”。
在今辽宁北票市南。《辽史·地理志》 兴中府:“有大华山,小华山。”清代名巴颜华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巴颜华山“在朝阳县东北,土默特右翼境。汉名大华山。其南为右翼贝子驻处,巴图察罕河发源于此”。
在今江苏南京市太平门外蒋王庙。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今属江苏)人。明初将领。朱元璋外甥。封曹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病卒,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于此。墓冢前有碑,
在今四川合川市南嘉陵江磨下沱一带。西岸有南槽、后槽,东岸有石魁槽,故名。《元史·李进传》:己未(1259),“夏五月,宋由嘉陵江以舟师来援,始大战三槽山西”。即此。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东南流入沮水。《寰宇记》 卷35坊州中部县: 泥水,“ 《水经注》 云,泥水出翟道县泥谷。今按 《图经》,泥谷水在县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来”。
亦作黑水峪。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渭水注》:芒水“出南山芒谷”。即此。《方舆纪要》卷52盩厔县“五福山”条下:“相传马融曾读书谷中,石室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