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油县

江油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为江油郡及龙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北旧州。隋开皇三年(583)为龙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平武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龙门郡治,不久改为西龙门郡治,贞观元年(627)为龙门州治,天宝元年(742)为江油郡治, 至德二载(757)为应灵郡治,乾元元年(758)为龙州治,北宋政和五年(1115)为政州治,南宋绍兴元年(1131)为龙州治。宝祐六年(1258)移龙州及江油县于雍村(今四川江油市北大康镇平通河西岸旧县坝)。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废县入龙州。元末明玉珍复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四十里武都镇。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梓潼县,十三年(1380)复置,属剑州。嘉靖四十五年(1566)属龙安府。清顺治十年(1653)废入平武县,康熙元年(1662)复置。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1年迁县治于中坝镇(今江油市)。1988年改设江油市。

②1935年4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治重华堰(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同年5月废。


古旧县名。西魏置,治今四川省平武县东南南坝。属江油郡。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江油县迁治今市境,属成都府。后有废置。1951年由武都镇迁治中坝镇。1958年与彰明县合置江彰县,1959年析出复置。1988年撤销,改设江油市。


猜你喜欢

  • 晴州

    唐渤海国置,属南海府。治所在天晴县 (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长津江上游一带。后废。渤海国置,治天晴(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县东南境),属南京南海府。辽废。

  • 七里营镇

    即今河南新乡县西南三十六里七里营镇。民国《新乡县续志》卷1:县西有七里营。在河南省新乡县西南部。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7.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营,人口1万。古称七里寨,因南、北距黄河渡口、小冀镇各七

  • 克楚驿

    清康熙时所设归化城西北至喀尔喀境推河驿站之一。在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北境。民国张鼎彝《绥乘》卷7:“汉站由归化城起北七十里至昆都伦站,又西北九十里至乌兰布拉克,又西北九十里至克楚站。”

  • 廖基汛

    清置,属安南县。在今贵州晴隆县南四十里。旧有外委驻守。

  • 团柏堡

    即今山西汾西县东南团柏乡。《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神符堡”条下:团柏堡“在县南”。

  • 明溪县

    1932年改归化县为明溪县,属福建省。治所即今福建明溪县。因明溪为名。在福建省西部。属三明市。面积 1709 平方千米。人口11.5万。辖4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雪峰镇。明成化七年(1471年)析宁化

  • 炼铜山

    在今江西乐平市北。《方舆纪要》 卷85乐平县: 炼铜山 “在县北六十里。唐置场冶铜山下,以供永平岁铸。后开凿无度,山倾,其水发为河”。古山名。在今江西省乐平县北。产铜,唐时曾置冶场炼铜于此,故名。

  • 栲栳泺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金代塔塔儿等部居其地。《金史·夹谷清臣传》: “令宣徽使移剌敏……分领前队,自选精兵一万以当后队,进至合勒河。前队敏等于栲栳泺攻营十四,下之,回迎大军。”即今内蒙古自治区新巴

  • 桃坪

    即陶关。在今四川汶川县南八十二里桃关。《明史·四川土司传》: “其通西域要路,为桃坪,即古桃关也,有绳桥渡江。”

  • 大小豆溪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方舆纪要》卷26宿松县:大小豆溪“在县东三十里。又东六十里曰大小伯涝河,合流于张富池,接杨湾口,达于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