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吉地
又作汪吉河。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翁金河沿岸。元太宗置冬季行宫于此。《元史·宪宗纪》:宪宗三年(1253)冬十二月,“帝驻跸汪吉地”。《史集》(汉译本第2卷)载忽必烈合罕亲征阿里不哥,取哈剌和林后回师,于汪吉河(Onqimuren)驻冬,即此。明罗洪先《广舆图》标汪吉河于和林之南。
又作汪吉河。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翁金河沿岸。元太宗置冬季行宫于此。《元史·宪宗纪》:宪宗三年(1253)冬十二月,“帝驻跸汪吉地”。《史集》(汉译本第2卷)载忽必烈合罕亲征阿里不哥,取哈剌和林后回师,于汪吉河(Onqimuren)驻冬,即此。明罗洪先《广舆图》标汪吉河于和林之南。
即今四川开县东北之东河 (清江)。《元丰九域志》 卷8: 开江县有叠江。《方舆胜览》 卷59开州: “清江又名叠江。” 《明史·地理志》 开县: “南有开江,彭溪之上流。有清江自县东流合焉,亦曰叠江。
唐南诏置,属宁北节度。治所即今云南鹤庆县。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宋大理改谋统府。见“谋统府”。
一名察罕哈达山。即今青海省青海湖中之海西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 插汉峰 “在青海中,近西岸,与魁孙拖罗海山东西对峙,其峰卑小,多土少石”。
又作鹘里改路、呼尔哈路。金初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以河得名。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通河县以下松花江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地区。元改为胡里改万户府。又作鹘里改路。金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属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三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花园庄“今名郯子花园。乾隆二十六年建有行宫。高宗纯皇帝南巡江浙,驻跸于此”。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宕渠县: “旧治长乐山,长安三年移治罗获水。”
1913年改龙江府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齐齐哈尔(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5年改属嫩江省。1946年移治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1955年移
即今河北丰润县西三十里白官屯镇。清于此设堡。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后街法源寺。建于唐代。《方舆纪要》 卷11顺天府: 愍忠阁在 “府西南十五里,唐太宗征辽阳,悯忠义阵亡之士,建此阁,后为愍忠寺”。明正统中改名崇福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 改名
五代闽龙启元年(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感德场置,属长乐府。治所即今福建宁德市。《福建通纪·地理志》:“取名合宁川、感德二处也。”宋属福州。元改属福宁州。明初属福州府,成化九年(1473)复属福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