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水

汾水

①黄河支流。在今山西省中部。源出宁武县管涔山,经太原市南流到新绛县折向西,在河津市西入黄河。《山海经·北次二经》:“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多草,其下多玉,汾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汉书·地理志》 太原郡汾阳县:“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阴入河。”

②在今江西武宁县东北。《方舆纪要》卷84南昌府武宁县:汾水“源出县东北七十里之梅崖,亦曰分水泉,西流入兴国州界, 下流会于长河。《志》云,分水泉西入兴国州界杨新河,下流灌田千余亩”。


(1)古水名。即今山西省汾河。中游自今清徐县至介休市之间与下游入黄河口处,历代略有变迁。东汉建安七年(202年)曹操遣钟繇败袁尚将郭援,止于汾水上,所指即今山西临汾市附近汾河河段。(2)集镇名。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南部。属安东卫街道办事处。人口 1600。为原汾水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濒海州湾。隋末建村,村后有岭,名岎水岭。村以岭名,后演变为汾水。主产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等。盛产苹果、葡萄、板栗等。有三木集团公司、农机、拔丝、汽修、面粉、冷冻等厂及建筑、加油站、拖拉机站等企业。坪岚铁路、204国道、岚兖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巩笔驿

    唐置,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五年(727),回纥部人护输袭杀河西节度使王君㚟于此。在今甘肃省张掖市西南。《资治通鉴》: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河西节度使王君

  • 南乡墟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北三十里南乡圩。明为南乡千户所。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东安县西北有南乡墟。

  • ①远古部落有虞氏或虞氏。其后首领为舜,称虞舜。居于蒲坂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②夏代诸侯国。在今河南虞城县北二十二里李老家乡附近。《左传· 哀公元年》: 伍员曰,夏少康“逃奔有虞”。杜注: “虞

  • 晒米城

    在今山东苍山县西二里。民国 《临沂县志》 卷12载: 汉 “戈蒲盐丞印”,清“光绪九年出土于晒米城,今藏鄫城赵氏家”。1973至1976年相继出土大量文物,证明晒米城原系由商、周到汉代的一处大型高台遗

  • 余杭县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七十六里余杭镇。东汉改属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属吴兴郡。隋开皇九年(589)为杭州治,次年徙州治钱塘县。大业初属余杭郡。唐属杭州。

  • 磁家务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北二十里,河北镇东南大石河东岸。明于此置巡司。

  • 皂军山

    一名皂均山。在今陕西西乡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6西乡县:皂军山“相传张飞曾屯军于此”。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谓皂军山“上有擂鼓台。相传宋吴玠驻兵处”。

  • 盂城

    今江苏高邮市别名。《舆地纪胜》 卷43高邮州: 盂城,“ 《高邮志》 谓地形四隅皆低,城基特高,状如覆盂”,故名。

  • 金山寺

    ①又名泽心寺、龙游寺、江天寺。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上。始建于东晋。依山而筑,殿宇楼台层层相接,山与寺混为一体,故有 “寺里山” 之称。《寰宇记》 卷89润州丹徒县: “金山泽心寺在城东南扬子江。按

  • 下勐尹

    或作下孟引。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之下允。清《乾隆内府舆图》作下猛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