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汾阴脽

汾阴脽

又作魏脽。为汾水之南一土阜,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镇庙前村北。《史记·封禅书》 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师古注引如淳曰:“脽者,河之东岸特堆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治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又《水经·河水注》:“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注》:“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皆此。明、清时期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圯入河。


史记·封禅书》作“汾阴脽丘”,《汉书·武帝纪》及《郊祀志》作“汾阴脽”。汾水之南的一条土阜,在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武帝纪》:元鼎四年(前113年)“立后土祠汾阴脽上”。颜师古注引苏林曰:“脽音谁。”如淳曰:“河之东岸特脽掘,长四五里,广二里余,高十余丈。汾阴县在脽之上,后土祠在县西,汾在脽之北,西流与河合。”《水经注·河水》:“河水东际汾阴脽。”《汾水》:“汾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谓之汾阴脽。”又称魏脽,见《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汾脽本魏地之境,故云魏脽也。”明、清时荣河附近黄河多次东西摆动,脽遂崩圮入河。


猜你喜欢

  • 落浦河

    即今四川珙县北境之洛浦河。《清史稿·地理志》 珙县: “珙溪 一名落浦河,径县西南,折而东北入长宁,合淯溪。”

  • 可园

    在今广东东莞市区西部。清咸丰八年(1858)建成。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主要建筑名可楼,底层大厅名可轩。楼阁为水磨青砖结构,红砖阶,缀以花台、花径、假山、水池,由环碧廊贯串,构成整体。轮廓

  • 苞信县

    ①又作褒信。东晋侨置,属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南朝宋属南新蔡郡。南齐后废。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属北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梁为义州义城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③亦作包信县。南朝宋改

  • 白石陵

    十六国后凉国主吕纂的陵墓。在后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域内。《晋书·吕纂载记》:“纂在位三年,以元兴元年(按,实际上应为此前一年的隆安五年,即公元401年)死, 伪谥纂灵皇帝,墓号白石陵。”

  • 申池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春秋时齐都临淄申门外之池。《左传》:文公十八年(前609),齐懿公“游于申池”。杜注:“齐南城西门名申门。齐城无池,唯此门左右有池,疑此则是。”懿公被害于申池。又襄公十八年(前

  • 通明堰

    南宋嘉泰元年 (1201) 修筑,系浙东运河沟通姚江之工程。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通明乡。宋《嘉泰会稽志》 卷10: 通明江 “有堰曰通明堰。蔡舍人肇 《明州谢到任表》 云: 三江重复,百怪垂诞,七堰相望

  • 盘江十一城

    在今贵州晴隆县境。《清一统志· 兴义府》: 盘江十 一城 “在安南县盘江坡、板桥、海子、马场诸要寨地。明天启中,监司朱家民建以御苗,曰连云、曰有嘉、曰靖氛、曰恬波、曰奏肤、曰龙新、曰资孔、曰项新、曰定

  • 上宝排村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1932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胜利县治此。

  • 忠谠山

    一名定党山。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党山。《寰宇记》 卷164封州开建县: 定党山 “在县北七十里,高六百丈”。《元丰九域志》 卷9封州开建县 “有忠谠山”。《舆地纪胜》 卷94封州: 忠谠山 “在开建县北

  • 阆中山

    又名锦屏山、宝鞍山。在今四川阆中市南三里嘉陵江南岸。《寰宇记》 卷86阆州阆中县: 阆中山 “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按 《名山志》 曰: 阆中山多仙圣游集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