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亦名琐。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前503),“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南有沙亭。”即此。
古邑名。又作琐、沙鹿。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前503年):“齐侯、卫侯盟于沙。”《左传》亦有卫侯、齐侯“乃盟于琐”之句。皆即此。东汉改为沙亭。
亦名琐。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前503),“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南有沙亭。”即此。
古邑名。又作琐、沙鹿。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前503年):“齐侯、卫侯盟于沙。”《左传》亦有卫侯、齐侯“乃盟于琐”之句。皆即此。东汉改为沙亭。
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之西。《方舆纪要》 卷101香山县 “井澳” 条内: “ 《志》 云,县有浪白澳,为海道戍守处。”
即今山东鄄城县西南临濮集。《方舆纪要》卷34濮州临濮城:“或谓之小濮。蒙古忽必烈南侵,尝驻兵于小濮,即此。”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上八镇东滩下。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丰顺县图表: 县西有 “滩下乡”。
①唐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②南宋两浙西路的简称。(1)唐方镇名。见“浙江西道”。(2)路名。见“两浙西路”。(3)地区名。指浙江省钱塘江(古称浙江)西北地区。包括杭州市、湖州市西部辖境。东汉顺帝永建
一作和纳海、霍诺海。在今新疆昭苏县东上洪纳海。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伊克华诺辉水西南流,“经华诺辉军台西,距特克斯军台一百里”。后移至今昭苏县东郊。
即今黑龙江省巴彦县东北三十五里龙泉镇。民国《呼兰县志》卷1:巴彦州东北,“龙泉河屯(距州)二十五里”。
即今安徽歙县东北练河西岸竦口。清乾隆《歙县志》 卷1 《都鄙》 有竦口村。村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练江西岸。属桂林镇。人口1110。因处双竦河口得名。产稻、蔬菜等,为附近粮食、蔬菜集散地。皖赣铁路与慈
北宋属蓝田县,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桥驿在蓝田县东南四十里。”又作蓝溪驿(张籍《使至蓝溪驿寄太常王丞》)。唐置,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蓝溪。为京都长安东南至商、邓、襄州要
在今山西山阴县南广武城北。地面有墓冢六十多座,直径和高度都在10米以上。历史上塞北地区曾是南北争夺地带,汉代在此设郡屯兵。这一地区有许多处汉墓群,广武墓群为其中较大者。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春秋时齐犁邑。在今山东齐河县东北。《左传》: 哀公十年 (前485),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又哀公二十三年 (前472),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即此。即“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