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城

沙城

①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十里。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三月“初七日早发兴和,行数里,过封王陀,今名凤凰山。山西南有故城,名沙城,西北有海子”。

②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八年(383),“慕容垂济河焚桥,有众三万,留辽东鲜卑可足浑谭集兵于河内之沙城”。即此。

③一名养阴里。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北。《水经·汝水注》:养水“又东径沙川,世谓之纱水,历山符垒北,又东经沙亭南,故养阴里也。……俗以是水为沙水,故亦名之为沙城”。

④在今陕西蒲城县东洛河侧。《方舆纪要》卷54引《英雄记》:“曹操与马超隔水而阵,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娄子伯谓操,以今时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城,一夕而成。”即此处。


猜你喜欢

  • 洗笔泉

    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北。北宋苏轼 《东坡志林》: 清泉寺 “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 新场坝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新场乡。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曾徙治于此。

  • 平靖郡

    南朝梁置,属应州。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平靖县(今湖北广水市西北)。属应州。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广水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 轵道

    ①古道路名。在今河南济源市境,为豫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孔道。《水经·河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十三年,“我取轵道与郑鹿”。《战国策·赵策》: 苏秦说赵王,“秦下轵道则南阳动”。②亦作枳道。秦

  • 大原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

  • 西路中左翼右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新依德尔北。

  • 僧道关

    即今陕西山阳县东南漫川关。清雍正 《陕西通志》卷17: 僧道关 “南蛮王以僧道兵拒杨文广处。石门尚存”。

  • 象山

    ①一名石公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东北八里,与焦山对峙。《清一统志·镇江府 一》: 石公山 “一名象山,形如双象。《府志》: 焦山两狮形,象山两象形,狮象截水之下流,郡之门户在焉。岩有洞曰象山洞”。②在今浙

  • 往流集

    即今河南固始县北五十里淮河南岸往流镇。清置巡司于此。

  • 六安宣抚司

    即六番招讨司。在今四川天全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25天全六番招讨使司:“元宪宗时复置六安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慰司,后改六番招讨司,又分置天全招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