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沙州

沙州

①十六国前凉张骏十二年(335)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元和志》卷40:沙州“盖因鸣沙山为名”。辖境相当今甘肃安西县以西,新疆吐鲁番以东地。不久废。

②十六国西秦置,治所在乐都县(今青海乐都县);一说在西平县(今青海西宁市)。不久废。

③十六国北凉置,治所在酒泉县(今甘酒泉市)。不久废。

④南朝宋、齐授吐谷浑主为沙州刺史。在今青海贵南县北穆格滩。《魏书·吐谷浑传》:“阿豺立, 自号骠骑将军、沙州刺史。部内有黄沙,周回数百里,不生草木,因号沙州。”

⑤南齐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一带氐帅杨氏为沙州刺史,此后梁、西魏、北周时仍有此号,后废。

⑥南朝梁改北益州置,治所在平兴郡(治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青川县及广元市西北地。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治所在景谷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沙州镇)。贞观元年(627)废。

⑦南朝梁置,治所在沙阳县(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陈废。

⑧南朝梁置,治所在白沙关城(今河南新县西南)。北齐废。

⑨唐贞观七年(633)改西沙州置,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天宝元年(742)改为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沙州。辖境相当今甘肃敦煌市以西至新疆罗布泊、且末县一带。大历十一年(776)陷于吐蕃。大中五年(851)收复,后又废。元至元十四年(1277)复置,十七年(1280)升为沙州路。


(1)十六国前凉张骏分凉州西界置,治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因鸣沙山为名。辖境相当今甘肃省玉门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之间地。北魏改置敦煌镇,后罢镇立瓜州。北周改州治敦煌县为鸣沙县,隋复旧。唐武德五年(622年)改瓜州为西沙州,贞观七年(633年)又为沙州,仍治敦煌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敦煌市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以东地。天宝元年(742年)改敦煌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沙州。建中二年(781年)地入吐蕃。大中五年(851年)为归义军节度使治所,五代属归义军张氏、曹氏。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地入西夏,仍名沙州。蒙古隶八都大王,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复置沙州,十七年升为沙州路。(2)十六国西秦置,治乐都县(今属青海)。辖境相当今青海省乐都县一带。建弘八年(427年)移治西平县(今青海西宁市),辖境相当今西宁市一带。旋废。(3)十六国北凉永和七年(439年)置,治酒泉郡(治今甘肃酒泉市),不久废。 (4)南朝宋授吐谷浑王为沙州刺史,吐谷浑驻牧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青海湖周围及柴达木盆地一带。因柴达木盆地地多流沙得名。(5)南朝齐授氐帅杨难当族弟葭(茄)芦(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南)镇主为沙州刺史。治白水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元市北及青川县一带。历西魏、北周,后废。(6)南朝梁置,治白沙关(今湖北红安县东北)。辖境约当今湖北省麻城、红安二市县北部。后废。(7)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景谷县(今四川青川县东北白水)。贞观元年(627年)废。


猜你喜欢

  • 洪洞城

    东魏、北齐镇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周书·齐炀王宪传》: 建德五年 (576) 伐齐,“宪进兵走洪洞、永安二城”。东魏、北齐镇城。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北。其地“百雉相临,四周重复,控据要险”(《元和郡县志

  • 凤台

    亦作凤女台。在今陕西宝鸡县南。《水经·渭水注》:“又有凤台凤女祠,秦穆公时,有箫史者,善吹箫,能致白鹄孔雀。穆公女弄玉好之,公为作凤台以居之,积数十年,一旦随凤去。”

  • 龙赖县

    即龙额县。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作龙赖县。

  • 于阗县

    清光绪八年(1882)置,属和阗州。治所在哈喇哈什城(今新疆墨玉县)。以古于阗国为名。十年(1885)十二月移治克里雅城(今新疆于田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20年改属和阗道。1930年属和阗

  • 仙游县

    唐天宝元年(742)改清源县置,属清源郡。治所即今福建仙游县。《元和志》卷29泉州仙游县:仙游山“在县西三十里,县因以为名”。清同治《福建通志》卷2 《沿革》:仙游县“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学道于此仙去,故

  • 清音阁

    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中之清音阁。明胡世安 《登峨山道里纪》: “当两桥间有清音阁。其上小阜一亭,旧名接王亭。……亭于合溪之上曰琉璃水亭。后数武创一大楼名洗心台,白衣阁左少进湾内为广福寺。” 民国

  • 三荆

    北魏时所置荆州(治所在穰县,今河南邓州市)、南荆州(治所在安昌城,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东荆州(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的合称。《魏书·尔朱荣传》:永安三年(530),尔朱荣曰,“仍出鲁阳,历

  • 丹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所在义川郡义川县(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因丹阳川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治所在义川县(今宜川县东北,后移今宜川县治。宋

  • 金泾

    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4苏州府常熟县: 金泾 “在县东北九十里。南通李墓塘。又东接白茆港、李墓塘,汇流北出,自金泾注于大江。宋庆历中,知县事范琪浚金泾、鹤渎二浦,溉田千顷”。

  • 金口

    在今江西金溪县西北。为金溪水注入抚河之口,因名。《陈书·周文育传》: 永定三年 (559),讨王琳、余孝励,“文育遣吴明彻为水军,配周迪运粮,自率众军入象牙江,城于金口”。王琳攻周迪,“迪等败绩,文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