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东郡

河东郡

①战国魏置,后属秦。治所在安邑县 (今山西夏县西北十五里禹王城)。辖境相当今山西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区。东晋义熙十四年 (418) 移治蒲坂县 (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缩小到今山西西南部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隋开皇初废。大业三年 (607) 复置,治所在河东县 (今永济市蒲州镇)。唐武德元年 (618) 废,天宝元年 (742)又改蒲州为河东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蒲州。产池盐,向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

②南齐改南河东郡置,属荆州。治所在松滋县(今湖北松滋县西北)。隋开皇九年 (589) 废。


(1)战国魏置。治所不详。因地处黄河以东,故名。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以西,霍山以南地。(2)战国秦昭王置,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以北,沁水以西地区。东晋义熙十四年(418年)移治蒲坂县(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辖境缩小至今山西省西南汾河下游至王屋山以西一角。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蒲州为河东郡。产池盐及铁;历为军事上控制关中的门户。(3)东晋侨置,治松滋县(今湖北松滋市西北)。南朝宋改南河东郡,齐复名河东郡。隋平陈后废。


猜你喜欢

  • 阳邑县

    ①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北二十里阳邑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废,景明二年(501)复置阳邑县。北周建德四年(575)移治白塔村,即今太谷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太谷县。②隋

  • 悬鼓砦

    宋置,属溆浦县。即今湖南溆浦县东北六十里镇宁司。元改名镇宁堡。

  • 从江县

    1941年并永从、下江二县置,属贵州省。治所在丙妹镇(今贵州从江县)。在贵州省东南部、都柳江中游,邻接广西壮族自治区。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32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7镇、11乡。县人民政

  • 春秋宋邑。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左传》:襄公十七年(前556),“贼六人以铍杀诸卢门合左师之后”。杜注:“合, 向戍邑。”汉置合乡县。古邑名。又作互乡。春秋宋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北。《左传》襄公十七年

  • 良峒营

    即今广东新兴县西北良洞径林场。《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良峒营,“《旧志》云:在县西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设”。

  • 白狼堆

    ①在今山西应县西北。《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北径白狼堆南,魏烈祖道武皇帝于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纳称焉。”②即白狼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自治县西南六十里大阳山。《三国志

  • 花屿

    古名高华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花屿“横直里许”。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称:虎井屿转而南,为花屿、草屿,“二屿相连,澎山无草木,二屿颇有,故以花草名”。

  • 细水

    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颍水支流。《水经·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陂水东南流,谓之细水。” 又,《颍水注》: 细水 “上承阳都陂。陂水枝分,东南出为细水,东径新阳县

  • 保安铺

    即今浙江江山市西南保安乡。清同治 《江山县志》 卷2: 保安铺在 “南九十五里”。

  • 古楼堡

    在今广东顺德市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冲鹤堡”条:“古楼堡在县西南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