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北省

河北省

简称冀。1928年改直隶省置,治所在北平市 (今北京市)。1930年移治天津市 (今天津市)。1935年又移治清苑县 (后改名保定市,即今河北保定市)。1952年划入旧察哈尔省南部,1956年又划入热河省西南部,即成今河北省范围。1958年省治再移治天津市。1968年移治今石家庄市。


简称冀。在中国东部偏北,东临渤海。面积18.83万平方千米。人口 6781.8 万。辖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廊坊、保定、沧州、衡水等11地级市及36市辖区、22县级市、108县和6自治县。省人民政府驻石家庄市。春秋时北部为山戎民族游牧地,中北部为北燕地,西、中南部为晋地,东南部为齐地,其他地区并有邢、孤竹、令支、无终、代、鲜虞、肥、鼓、甲氏等小国。战国时为燕、赵、中山等国地。秦属上谷、渔阳、右北平、广阳、邯郸、巨鹿、代、恒山、辽西等九郡。西汉,北部属七郡国;南部属十郡国。东汉属冀、幽二州。三国时为魏地,属幽、冀二州。西晋南部属司州。北魏时为燕、安、平、幽、定、瀛、冀、相八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有涿、赵、魏、安乐、渔阳、北平、上谷、博陵、恒山、河间、信都、平原、渤海、襄国、清河、武安、武阳等十七郡。唐贞观元年(627年)以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开元二十年(732年)改为监察区,是为政区名之始。分属十九州,隶河北道。宋初改置河北路、河北南路。熙宁时分为河北东、西两路;北部、东部分别属辽西京道、中京道、南京道。金属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大名府路;北部、东部分别属中都路、西京路、中京路。元属中书省,今秦皇岛市属辽宁行省大宁路。明属京师顺天、永平、保定、河间、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等府及万全都司。清属直隶省(治保定)、顺天、永平、天津、保定、河间、正定、顺德、广平、大名、宣化、承德府及定、赵、易、冀、深、遵化六直隶州和口北三厅。1913年直隶省除顺天府外,其他府、州或废,或改置县,直隶于省。次年顺天府改京兆特别区,置津海、保定、大名、口北四道和察哈尔、热河二特别区。1928年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省会保定。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设唐山、天津、通县、保定、定县、沧县、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十专区及保定、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四省辖市(地级)。是时西北部属察哈尔省,东北部属热河省。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划归河北省部分设张家口专区。1956年撤销热河省,划归河北省部分设承德专区。1958年天津市划归河北省,省会迁天津。1967年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省会迁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1968年专区改地区。1978年石家庄、唐山改为地级市。1983—1996年撤销地区,增设秦皇岛、邯郸、邢台、张家口、承德、保定、廊坊、沧州、衡水九地级市。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北部为七老图山、燕山山地;西北部为坝上高原;西部为太行山山地;东、中、南部为华北平原的海河平原。山地多土特产,高原是畜牧业基地,平原是主要农业区。河流以海河、滦河两大水系为主,多流经平原,注入渤海,水利资源丰富。山区建大型水库16座、中小型水库200余座,总调节库容达百亿立方米。属南温带-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4~13℃,其中1月-14~-2℃,7月20~27℃。 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农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甘薯及花生、大豆、芝麻等油料作物。山区产枣、柿、栗、核桃等,平原盛产苹果、梨、桃。矿产煤、铁、石油、天然气、铝土、金等储量及产量居全国前列。工业以纺织、煤炭、钢铁、化学、陶瓷、石油、电力、机械、建材、制药为主。京广、京沪、京哈、京包、京九、京通、京承、京原、京秦、大秦、石太、石德、丰沙、邯长等铁路纵横境内,是首都北京通向全国各地的交通咽喉。公路通各市、县。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大型不冻良港。有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工学院、河北医学院、华北电力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百余所。承德、保定、邯郸、正定、山海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清东陵、清西陵、安济桥(赵州桥)、隆兴寺、山海关、娲皇宫、苍岩山、嶂石岩、野三坡、北戴河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清东陵、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革命纪念地有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冉庄地道战遗址、华北军区烈士陵园等。


猜你喜欢

  • 渠阳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年 (624) 废。②北宋元丰五年 (1082) 置,属诚州。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六年 (1083)为诚州治。元祐二年

  • 龙逢城

    在今安徽潜山县北皖水北岸。《寰宇记》卷125舒州怀宁县“废皖城”作“逢龙城”。

  • 马军寨

    ①在四川成都市东南三十里。明属华阳县,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城。《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六月丁巳,汪田哥复选兵夜登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城者”。即此。

  • 真州路

    元至元中升真州置,治所在扬子县 (今江苏仪征市)。辖境相当今江苏仪征市及六合县地。至元二十一年 (1284) 复为真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真州置,治扬子县(今江苏仪征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仪

  • 瓜步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亦名瓜州。在长江中。《新唐书·五行志三》:开元十二年(724)“润州大风自东北,海涛没瓜步”。《资治通鉴》:唐至德二年(757),李成式、李铣讨永王璘,“铣兵数千,军于扬子,成

  • 平头著可通达等处长官司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平头乡。明洪武七年(1374)改为平头著可长官司。元置,治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属思州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改为平头著可长官司。

  • 也迷里

    即叶密立。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南额敏河南岸。《元史·速不台传》:太祖十八年(1223),速不台“略也迷里霍只部,获马万匹以献”。

  • 爱浑城

    亦作瑷珲城。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布拉申维斯克 (海兰沧) 南。清雍正 《钦定八旗通志初集》卷153 《郎谈传》: 康熙二十一年 (1682) “十二月,疏上平罗刹之策……从黑龙江顺流回,凡十五日至爱浑城

  • 回銮寺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敕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大殿

  • 庐柳

    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即此。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秦送晋公子重耳入晋,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