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外

河外

春秋晋人称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左传》: 僖公十五年 (前645),“晋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杜注: “河外,河南也。” 战国魏人以河南、河西为河外。《史记·魏世家》: “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 指今陕西华阴至河南陕县一带。赵亦以河南为河外。《史记·张仪列传》:“驱韩、梁军于河外。” 《正义》: “河外,谓郑、滑州(今河南郑州市、滑县一带),北临河。” 秦人以河东为河外。《资治通鉴》: 周赧王四年 (前311),张仪曰: “梁效河外。” 胡三省注: “秦盖以河东为河外,梁则以河西为河外。”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因各国所在地不同,所指地区亦不同。春秋晋都河北,称河南为河外。《左传》杜注:“河外,河南也。”战国魏初亦都河北,后徙都河南,乃称河南、河西为河外。《史记》正义:“河外谓华州以东至虢、陕。”即今陕西省华阴市至河南省陕县一带。赵都河北,亦称河南为河外。《史记》正义:“河外,谓郑、滑州,北临河。”秦都关中,称河东为河外。《资治通鉴》胡注:“河外,秦盖以河东为河外。”


猜你喜欢

  • 天兰铁路

    从今甘肃天水市至兰州市。全长354公里。为陇海铁路的一段。1946年动工修建, 至1949年仅作少量的路基土石及隧道工程。1952年修通。即陇海铁路天水到兰州段。1950—1952年修筑时曾用此名。

  • 沫沟湖

    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1灵璧县 “石湖” 条下: “县境又有沫沟湖,今涸。” 《清一统志·凤阳府一》: 沫沟湖,“相传晋、宋间地陷为湖,每春夏晦暝,水上有城屋之状,见则岁有大水。相近

  • 仇池郡

    ①东晋太元中置,治所在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置镇,后复为郡。曾为梁州,益州、南秦州、成州治。隋开皇初废。②北魏置,属东益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西魏改为仇池

  • 陇川行政区

    1917年以陇川宣抚司地置,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东北四十九里杉木龙。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陇川设治局。1913年以陇川宣抚司置(县级)。夏秋驻杉木笼(今云南陇川县东北),春冬驻

  • 上宫台

    在今河南浚县西。《诗经·鄘风·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唐杜佑《通典·州郡典》:卫县有“上宫台”。《寰宇记》卷56卫县:“南临淇水,有上宫台。”

  • 报恩寺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北隅。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孙权母吴夫人舍宅为寺,名通玄寺。唐开元年间改为开元寺。后毁。五代周显德年间就其遗址建为报恩寺。因位于城北,今又名北寺。寺内有塔,始建于南朝梁时,初为十一层,

  • 黄城砦

    即今湖南汉寿县西黄城港。南宋绍兴五年(1135) 尝移龙阳县治此。

  • 双城县

    ①辽置,为双州治。治所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南六十里古城子村。金章宗时废。②1913年降双城府置,属吉林省滨江道。治所在双城堡(今黑龙江省双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旧有土城二。”故名。1928年直

  • 上映洞

    明洪武五年(1372)改上映州置,属镇安府。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上映乡。万历三十二年(1604)复改为上映州。

  • 举水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新洲县西境之举水。《水经· 江水注》: “举水出龟头山……南流注于江。” 《方舆纪要》 卷76麻城县: 举水 “在县东。源出龟峰山,西北流,又折而东南入黄冈县界,南流注于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