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河桥

河桥

①战国秦建。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之间黄河上。《史记· 秦本纪》: 昭襄王五十年 (前257),“初作河桥”。《正义》: “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

②西晋泰始十年 (274) 建。在今河南孟县南、孟津县东北黄河上。《晋书·杜预传》: “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 自东晋至五代,为兵家必争之要津。

③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黄河上。《后汉书·西羌传》: 东汉永元五年 (93),护羌校尉贯友 “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即此。后吐谷浑、吐蕃皆建桥于此。

④唐贞观中建,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河南陕县西北黄河上。唐代通称大阳桥。


(1)古桥名。(1)在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与陕西省大荔县东大庆关间的黄河上。《史记·秦本纪》: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初作河桥”。当是我国记载黄河上建桥之始。唐代称蒲津桥。(2)在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南、河南省陕县西北黄河上。唐贞观中建。唐代称大阳桥。(3)在今河南省孟津县东、孟州市西南黄河上。西晋泰始中,杜预以孟津渡险,于富平津建浮桥,世称河桥。唐代称河阳桥。为兵争之地。历代屡毁屡建,北宋时尚存。(4)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黄河上。《后汉书·西羌传》:永元五年(93年),护羌校尉贯友“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即此。后吐谷浑、吐蕃皆建桥于此。(2)集镇名。浙江省临安市西南部,昌化溪、蒲溪、昌南溪交汇处。河桥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50。 以桥为名。原为木桥,清康熙八年(1669年)易木以砖,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改石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今为钢筋混凝土桥。产茶叶、蚕茧、板栗、山核桃。有造纸、五金等厂。昔为唐昌首镇,水运码头,以竹木交易称著。公路通市区。


猜你喜欢

  • 葛州

    唐永徽二年 (651) 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陆溪口

    即陆口镇。今湖北嘉鱼县西南四十八里陆溪镇。《清一统志·武男府二》:陆口镇“在嘉鱼县西南。今名陆溪口。三国吴以此为控制要地”。即“蒲圻口”。

  • 碱厂城

    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碱厂镇。《清一统志·兴京》: 碱厂旧城 “在城南一百四十六里。周二里有奇,又有碱厂新城,在城南一百四十八里,天聪七年筑”。

  • 无为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分巢县无为镇置无为军, 熙宁三年(1070)置无为县,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庐江、巢湖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无为路。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 桂林县

    ①西汉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村。三国吴属桂林郡。东晋太兴元年(318) 属晋兴郡。隋属始安郡。唐属象州,乾封元年(661) 废。②1913年改临桂县置,为广西桂林道治。治所即今广西

  • 富家桥

    即今湖南永州市南二十五里富家桥镇。清《乾隆内府舆图》: 永州府零陵县南有富家桥。

  • 汪洋店

    即今湖北大悟县东十八里汪洋乡。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东北有汪洋店。

  • 圃田泽

    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礼·职方》: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 《尔雅·释地》: “郑有圃田。” 《水经· 渠水注》: 圃田泽 “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

  • 独耸山

    亦称独耸峰。齐云山主要山峰之一。在今安徽休宁县西。《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独耸山 “在休宁县西五十里。有洞邃深。唐乾元间,尝投龙”。宋宣和间,方腊起义,曾在此峰据险扎寨,称方腊寨。今遗址犹存。

  • 姑婆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北,白沙岛之西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姑婆屿,“澎湖居民春往捕蠔,冬往掇拾紫菜”。北端海拔21米。有英船遇难纪念碑。清光绪十八年 (1892) 英船在此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