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水
即今甘肃徽县东永宁河。《水经·漾水注》: 河池水 “出河池北谷,南径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
即今甘肃徽县东永宁河。《水经·漾水注》: 河池水 “出河池北谷,南径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
即赛音诺颜部右翼末旗。旗府驻地今蒙古国巴彦洪古尔省博木博果尔一带。
即今福建福清市东南龙田镇。《明通鉴》:嘉靖四十一年(1562),“参将戚继光统浙江兵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即此。即今福建省福清市东南龙田镇。《明通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参将戚继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庙镇。相传旧有貊貔庙,故名。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周神庙镇,城西三十里。旧名貊貔庙镇,今改正。”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
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魏书·肃宗纪》:孝昌二年(526),“葛荣败都督广阳王渊、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逻”。即此。
①西晋太康三年(282)分乌程县置,属吴兴郡。治所在富陂村(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元和志》卷25长城县:“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筑城狭而长,因以为名。”东晋咸康元年(335)移治箬溪北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居庸关。《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延庆卫在“州东南四十里居庸关口,本名隆庆卫,建文四年燕王置卫于此。隆庆初,改今名。领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废。明
在今安徽太和县东。《史记·吕太后本纪》:高后八年(前180),高后封张敖前姬之子“寿为乐昌侯”。即此。
①即今淮河。《禹贡》: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浮于淮泗达于河。” 《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平氏县: “ 《禹贡》 桐柏大复山在东南,淮水所出,东南至淮浦入海,过郡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 源出河
即今云南勐海县。明、清为版纳勐海驻地。1927年为佛海县治。1953年复为版纳勐海驻地。1958年为勐海县治。傣语 “勐海” 意为厉害之人居住、管辖的平坝。
在今福建邵武市南三十里。明 《寰宇通志》 卷77邵武府: 南午山 “在府城南。山前三峰,俱在午位,与邵治相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