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法海寺

法海寺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清一统志·顺天府》 载: 法海寺 “在宛平县西四十里。旧名龙泉寺,明正统四年改建”。据寺内保存的 “法海禅寺碑” 记载,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1439)动工兴建,正统八年完工。原建筑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护法金刚殿、伽蓝殿、祖师堂、钟鼓楼等。1949年前部分建筑已被毁,仅存山门和大雄宝殿。现存大雄宝殿较完整,殿内有九幅壁画均为明代原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建,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宋张哲有《法海寺石塔记》。


猜你喜欢

  • 飞狐口

    在今河北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古代河北平原通向北方边陲地区的咽喉。《汉书·郦食其传》:郦食其对高帝说:“杜太行之道,距飞狐之口。”即此。飞,又作蜚。即今河北省蔚县东南恒山峡谷口之北口。为河北平原

  • 英德府

    南宋庆元元年 (1195) 升英州置,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地。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为英德路。五代南汉析广州之浈阳县置英州。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为英德府

  • 龙城

    ①汉匈奴集会处。《汉书·匈奴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其地一在漠南,元光六年(前129),卫青出上谷击匈奴,至龙城。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龙城应离此不

  • 禹穴

    ①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十三里禹陵。《史记·太史公自序》: “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 即此。②在今陕西旬阳县东一百三十里。《清一统志·兴安府二》: 禹穴 “高八尺,深九尺,旁镌 ‘禹穴’ 二字。穴右有

  • 石固驿

    即今河南长葛市西南二十三里石固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1:同治四年(1865)一月,“追至石固驿、郭店, 皆获胜”。

  • 京旗屯

    清置,在今黑龙江省望奎县附近。一说在绥化市西南永安镇南。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呼兰城》: “呼兰河既合纳敏河,又西流三十四里,径京旗屯北折而西南流五十四里,右纳通肯河。”

  • 个园

    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关街。据传初为清名画家石涛的寿芝园故址,嘉庆、道光年间盐商黄应泰修建为私人花园。个园以竹山闻名,园内满植修竹,竹间立石,因竹叶形如“个”字,故名。假山堆砌精巧,以石斗奇,采用分峰用石的

  • 要涂 (塗) 山

    即合黎山。在今甘肃高台县北。《元和志》 卷40张掖县: “合黎山,俗名要涂山,在县西北二百里。”

  • 河董城

    辽置,为辽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市西克鲁伦河中游北岸。《辽史·地理志》:“河董城,本回鹘可敦城,语讹为河董城。久废,辽人完之以防边患。东南至上京一千七百里。” “皮被河出回纥北,东南经羽厥入

  • 南嵌社

    即今台湾省桃园县北芦竹乡 (南崁)。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南嵌社 “离府治九百二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