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泰州市

泰州市

1949年当地解放后由泰县析置,隶苏北行署区。治泰州城 (今江苏泰州市)。1949年4月至1950年苏北行署区驻此。1952年改属江苏省。


简称泰。在江苏省中部、新通扬运河两岸、南濒长江。面积5790平方千米(市辖区428平方千米)。人口503万(市辖区61.6万)。辖海陵、高港2区,代管泰兴、姜堰、靖江、兴化4市。市人民政府驻海陵区。西汉元狩六年(前117年)置海陵县,治今市,属临淮郡。东晋义熙七年(411年)为海陵郡治。五代南唐昇元元年(937年)置泰州。明嘉靖《惟扬志》谓“取安泰之义”。宋属淮南东路。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泰州路,二十一年复为州,属扬州路。明、清属扬州府。1912年废州为泰县。1949年设泰州市,与泰县分治,为苏北行署驻地。旋迁苏北行署于扬州市,改为泰州专署驻地。1950年5月并入泰县;同年10月市、县分治,复设泰州市。1952年底改属扬州专区。1954年改为省辖市。1958年市、县再度合并,名泰州县。1962年再度分治,复名泰州市。1970年属扬州地区。1983年为省辖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1996年升为地级市,将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四市划归泰州市代管;原县级泰州市改置海陵区。地处江淮平原,南部为沿江高沙地区,北部为里下河低平原。新通扬运河、通扬运河、如泰运河等流经境内。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产有稻、小麦、棉花、油菜籽、大豆、蔬菜等。特产银杏。有轻型机械、冶金、制冷、电子、仪表、化学、医药、纺织、建材等工业。是苏中水陆运输枢纽和里下河地区入江门户。新长铁路,盐靖高速公路及宁通、江海公路经此。长江、卤汀河、南官河通航运。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梅兰芳公园、日涉园、光孝寺、扬郡试院、南北山寺大殿、奎文阁、梅兰芳史料陈列馆等。


猜你喜欢

  • 商代方国。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对曰: 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 杜预注: “逢伯陵,殷诸侯,姜姓。”古国名。商代方国。在今山东省青州市东北。《左

  • 白术水

    亦作白木水。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南河(邛崃河)。《元和志》卷31临邛县:白术水“经县南二里”。

  • 柏子塔

    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三十里。相传为唐德宗时虚应禅师所建。其后此山亦名柏子塔山。

  • 广宁府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广宁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广宁镇)。辖境相当今辽宁医巫闾山以东,黑山、辽中二县以南,大辽河以西地区。明洪武初废。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广宁府置,

  • 二林社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二林镇。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二林社“离府治二百八十里”。

  • 钵和国

    南北朝时西域国名。在今阿富汗东北角兴都库什山北瓦罕地区。《魏书·西域传》: 钵和国 “在渴槃陁西。其土尤寒,人畜同居,穴地而处。 又有大雪山, 望若银峰。 其人畜唯食饼��

  • 丽江

    ①元代称滇西北一段金沙江为丽江。《元一统志》丽江路军民宣抚司:金沙江,“古丽水也,今亦名丽江”。按,唐代的丽水指今伊洛瓦底江,元代误认金沙江为“古丽水”,因称金沙江为丽江。②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南左江。《

  • 马头郡

    ①东晋义熙元年(405)置,治所在虞县(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宋书·州郡志》:“因山形立名。”南朝宋属南豫州。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等县地。后属徐州。南齐移治己吾县(今怀远县西南孔岗乡)。后迁治蕲

  • 采 (採) 铜川

    在今陕西富县西北。东南流入洛河。《元一统志》 (残本): 石脂 “采铜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烛一枝,敌蜡烛之三。至元七年, 上司移文封, 至今不采”。

  • 夏村

    本海阳县地。1941年设牟海县驻此。1945年改名乳山县。1993年改设乳山市。